策劃語:天氣逐漸炎熱,很多市民選擇晚上走出家門,吃吃燒烤話話家常,一時間夜市可謂熱鬧非凡;同時,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落地,一些高檔酒店也紛紛放低“身段”,推出了“夜市大排檔”。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街頭流動小吃攤上,液化氣罐代替了傳統的炭烤,環境污染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液化氣罐的不規范使用又成了新的安全隱患。
莫讓夜市餐飲市場禍從“火”出,燃氣安全牢記心頭。為此,本報記者對我市夜市市場、市民以及質監部門進行了一一走訪。
策劃人 亢亞莉
商家:使用不規范
“夏季來臨,喜歡在地攤上用餐的市民越來越多,到了晚上,街頭很多商家炒菜時用的都是液化氣罐,但是不少液化氣罐周身遍布銹跡和油漬,連生產日期也看不清楚,而且緊挨著過往市民,感覺特別危險。”市民張女士說。
隨即,記者在市區街頭調查發現,確實有很多流動餐飲攤販使用液化氣罐。在五一路與秦蜀路交叉的一家夜市攤點,記者看到距離液化氣罐很近的餐桌邊坐滿了人,就餐的人有說有笑,不少人還在抽煙,而液化氣罐已經明顯老化。
順著秦蜀路往南走,記者來到了印染巷路口,僅百余平方米的地方聚集了炸臭豆腐、烤香腸、串串香等4家攤位,這些攤位的取火工具均是液化氣罐,在串串香小攤前,六七個人圍著一張大桌子吃串,還有人端著盤子站在附近,距顧客半米遠就可以看見一個側放著的液化氣罐,罐體與過往行人之間的距離不到一米,而且有很多罐都直接連著爐灶使用。
在福利巷一家烤魷魚攤位前,記者看到攤主使用的液化氣罐罐體銹跡斑斑,橡膠管也燒得有點兒黑了。正在使用的灶具底下還橫放著一個液化氣罐,罐里氣不多了,橫放還能多用一會兒。”攤主解釋說。當記者問其液化氣罐的使用年限和檢修問題時,攤主表示,并不清楚液化氣罐的使用年限,因為沒出過事,所以并不擔心。
正在夜市就餐的王先生稱,在夜市吃東西沒有大飯店的拘束,感覺很過癮。液化氣罐的確存在安全隱患,但地攤都這樣,只希望擺攤的老板負責,定期檢查,消除隱患。而另一名過路的市民則表示:經常在夜市上看到做飯的廚師用力搖晃液化氣罐,他們說快沒氣時,搖一搖會讓殘留的液體揮發,可以多用幾天,但萬一液化氣罐發生爆炸該怎么辦?”
同時,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店面因空間有限,還將菜板、紙箱子等雜物放在氣罐上。由于攤位緊張,一些備用罐被存放在兩個攤位之間。據了解,很多小吃攤一晚上就要用掉大半罐的氣,所以幾乎都要再帶一個備用罐。
記者 亢亞莉 實習生 王俊雅
市民:有苦也有甜
現如今市區大部分都通上煤氣管道,有的小區甚至早已使用上了更為環保、清潔的天然氣,然而市區仍有很多人依舊在使用罐裝液化氣,聽聽他們對罐裝液化氣有什么話說。
“液化氣沒了,快倒盆熱水來。”居住在七中巷南二巷的李國峰和愛人正在給孩子做午飯,準備炒菜時突然發現灶臺上的火苗忽大忽小,有著多年使用液化氣經驗的李國峰知道,這罐液化氣馬上就要用光了,他將液化氣罐前后左右一陣搖晃,又將其放到一個盛滿熱水的臉盆里,經過一陣忙碌可以明顯看到灶臺火苗又大了點。
“今天正好用電飯鍋燜大米,如果是下面條的話就糟糕了。”看著桌上一盤明顯火候不夠的燒油菜,李國峰的愛人張援笑著說,用液化氣做飯經常遇到類似的事情,不過也習慣了。“附近的西趙村都通了煤氣,也不知道我們這片什么時候能通。”一提到使用液化氣李國峰就打開了話匣子,想當初他們家最早使用上液化氣,當時可羨慕壞了親戚朋友,沒過多久親戚也在他的帶領下購買了液化氣灶具,而現在周圍都通上管道煤氣了,可他們家還在使用液化氣。
李國峰算了一筆賬,現在一罐液化氣96元錢,每天中午和晚上兩頓飯,一般能用25天左右,每頓飯光用氣就得兩元錢,而聽親戚說他們家每天三頓飯一個月才用不到30元錢的煤氣。真希望能早點通上管道煤氣,這樣就再也不用跑來跑去換氣了。
“我的愛人是出租車司機,每次液化氣用完了都得他回來換,后來發現用電磁爐做飯每個月的用電量和使用液化氣差不了多少,何況電磁爐要比液化氣省事得多,于是現在做飯主要使用電磁爐,液化氣只是備著以便不時之需。”在堯豐市場附近居住的孟劉珍,每次換煤氣都得把氣罐扛下5樓,再拉到堯廟鎮神劉村附近的氣站去換氣,所以她選擇了更為便捷的電磁爐做飯。
記者 蘇亞兵
市場:質量有差別
隨著天氣一天天變熱,露天小吃攤火了起來,煤氣罐成了商家的必備品,然而由于其質量參差不齊,一些“超期服役”的煤氣罐悄然“潛伏”在人們身邊。
在百匯小商品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零售的空煤氣罐主要從體積上分為15公斤、30公斤兩種,而價格則是小的85到95元,大的125到135元不等,瓶身標注了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產地大都來自河南、山東等地。“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可以放心使用。”一位商家說。
“兒子馬上要結婚了,我們老家的規矩都是提前幾天就要準備接待客人,結婚典禮前都是在自己家里搭棚子做飯,所以需要臨時買一個液化氣罐用。”正準備購買液化氣罐的市民鄭麗說。
67歲的市民王亞鳳家里現在還用著液化氣罐,由于房子比較老,所以一直也沒有接通煤氣管道,老人說她的液化氣罐用了很多年了,已經習慣使用這種罐裝的。然而,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液化氣罐也有“服役期”,如果超期使用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市民使用的液化氣罐分兩種,一種是螺絲瓶,另一種是焊接瓶。螺絲瓶是指接口處有螺絲的一種瓶,罐身沒有相關標記,而且都超過了使用期限,因此目前市面上一般沒有這種罐子。”臨汾市燃氣辦張主任介紹道。 記者 潘華玲
監管部門:嚴把安全關
進入夏季,隨著夜市攤點生意的日漸紅火,液化氣鋼瓶的使用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連日來,我市燃氣、質監等部門積極行動,為鋼瓶的使用安全嚴把關口。
“夏季是夜市攤生意的黃金檔期,液化氣鋼瓶使用量大增,為保證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我們針對夜市攤市場的液化氣鋼瓶安全使用情況,進行了集中檢查。”據市政公用局燃氣辦稽查隊隊長張濤介紹,為了把好氣瓶安全關,檢查中,燃氣部門要求鋼瓶經營戶堅決杜絕使用報廢鋼瓶;操作使用方面,則要求杜絕一個鋼瓶分接多個管,杜絕液化氣鋼瓶連接管距離過長而引發事故。
據了解,2006年以后生產的鋼瓶使用壽命為8年,2006年以前生產的,使用壽命為15年,所有液化氣鋼瓶均應做到3年一檢驗。
“眼下,夜市攤生意紅火,鋼瓶的安全狀況容不得半點馬虎。為此,廣大夜市攤主在使用液化氣鋼瓶時,一定要認真查看鋼瓶是否有生產日期、檢驗標牌。”此外,張濤說,在對夜市攤液化氣鋼瓶使用檢查的過程中,執法人員面對面向攤主宣傳液化氣安全使用常識,禁止商戶倒放、浸泡鋼瓶,以防造成氣體泄露而引發事故。只要發現鋼瓶手柄上有螺絲的,均為國家強制報廢的鋼瓶,堅決不得使用。一旦市民發現有燃氣違法行為的,可撥打2027126進行舉報。
安全大于天,防患于未然。為了從源頭上把好液化氣鋼瓶的安全關,我市質監部門也加大了對氣瓶充裝單位的檢查。
“使用液化氣鋼瓶的場所,要求存瓶總重量超過100千克時,應設置專用氣瓶間。放置鋼瓶、燃具和用戶設備的房間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明火。”此外,工作人員提醒用戶注意,鋼瓶與單臺液化石油氣灶具連接使用耐油橡膠軟管,應當用卡箍緊固,軟管長度控制在1.2米到2.0米之間。橡膠軟管應每兩年更換一次。同時,質監部門提醒廣大用戶,應當與液化氣供應單位簽訂安全供氣合同,每次購氣后留存購氣憑證,且購氣憑證應當準確記載鋼瓶注冊登記代碼。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