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見習記者 崔敏) 如今,網購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到電子產品,小到日用百貨,都在鼠標輕點中解決。大量的線上需求催生各種投機者的騙局,于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的網購案例進入了民眾視線。5月20日,就讀于師大二校的大四學生賈艷致電本報熱線反映,因遭遇了一起無比“坑爹”的網購陷阱,三百多元的生活費打了水漂。
賈艷說:我和朋友逛街,在青獅北街一家品牌女裝店看中了一條售價為400元的裙子,在實體店試好尺碼后,心里盤算著網上買也許會便宜些,便記下了衣服規格和貨號。”當天晚上,賈艷登錄淘寶網搜索到了出售同款衣服的店鋪,與賣家交流后,被告知該款裙子暫時缺貨,但是隨即賣家提供給她一個QQ號碼,并且告訴她“這是我朋友的網店,他因生意不好所以低價拋售商品,你要的裙子只需320元。”社會經驗不足的賈艷沒有思慮太多,在表達對店主的感謝后,立刻搜索添加了店主提供的QQ號。隨即,對方發過來一個網址的鏈接,聲稱是他的店鋪網頁。點開該鏈接后,賈艷仔細查看了商品的貨號、面料成分和生產廠家等詳細信息,在核對完畢后,她滿意地拍下了該商品。
隨后,賣家”詳細告訴了賈艷的付款流程,即先使用淘寶代付的方式完成交易,然后再將貨款轉賬到該代付賬戶。“當時感覺步驟麻煩,但是80元的差價促使我按照賣家的要求支付了貨款。”賈艷說。
正當賈艷滿心歡喜地以為支付成功后,卻出現了令她詫異的一幕:我返回訂單詳情頁面查看,發現物流信息竟然是‘確認收貨’,才猛然驚覺對方盜取了我的淘寶登錄密碼,修改了交易狀態,并且貨款已經由支付寶自動轉入‘賣家’的賬戶了。”慌神之下,賈艷急忙發信息給該QQ號,對方的頭像卻已經變暗了,而最初提供號碼的店主也不再回話。
“我用宿舍同學的QQ號碼申請添加騙我的‘賣家’,卻無法添加成功,320元的生活費就這樣打了水漂。”賈艷心疼地說。
面對眼花繚亂的購物網站和商品信息,淘寶網客戶服務中心表示:消費者要謹慎對待低價商品,盡量選擇支持消費者保障服務的商品,在下單之前,一定要將商品信息和支付方式核對準確。”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