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26日電(記者慎海雄)隨著相關調查報告的公布,發生在上海浦東、閔行兩區的“釣魚”執法真相終于水落石出。當事人公道得以討回,查“黑車”數量指標和罰沒款指標被叫停,執法人員與“鉤子”之間、執法大隊與停車企業之間的利益“關聯”被禁止。
耐人尋味的是,打擊非法運營過程中發生的“釣魚”“倒鉤”事件,并非上海一地,也遠不新鮮。記者通過對沿海幾個城市的抽樣了解,發現這種“釣魚”執法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然而,明明是以違規甚至違法的手段來取證執法,為什么很多人“見怪不怪”安之若素,當地干部“見怪不怪”不予過問呢?究其原因,法制觀念的淡薄是一個重要因素。正如上海市委主要領導所指出的:很多同志都知道這種事,但沒有當回事,這是因為沒有把法治的權威放在重要位置,法制觀念太淡薄了!
“釣魚”執法在打擊“黑車”領域最為集中和普遍,主要是“黑車”已成為城市治理頑癥,取證的環節尤為困難。而“釣魚”“倒鉤”之類卻往往能立竿見影地“取到”證據。于是,雖然對這些“土法”“歪招”的不正當、不合法性心知肚明,明知濫用這種“誘惑偵查”的手法難免會殃及無辜,但不少城市執法者依舊欣然而為,直至與職業“鉤頭”形成黑色“食物鏈”。當法制觀念被急功近利完全取代,嚴肅的執法也就已變了味,失了色。
中央領導同志指出:要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切實承擔起保障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當前,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增強“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凡是與法律法規相抵觸的,不管這些“土辦法”多管用,也必須堅決抵制,徹底摒棄。
必須看到,目前各地對待“釣魚”執法的認識仍不一致,一些人對這種行為還在不斷申辯。而這種認識不統一,法制觀念不確立,就難保“孫中界事件”不重演!從這個角度看,上海這次發生的事件無異于一堂活生生的法治教育課,希望各地的行政執法部門和執法者能從中認真地汲取教訓。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給政府公祭立個規矩
下一篇: 讓統計更加科學民主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