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世界堪稱迪拜“經濟發動機”,走的是一條大舉借債投資開發房地產和旅游業的路子。迪拜世界宣布延遲償還債務后,有人擔心迪拜世界可能成為雷曼兄弟第二,引發全球第二波金融危機。以筆者看,雖然不至于如此嚴重,但起碼告訴人們,金融危機并沒有遠去,經濟復蘇步履不容太過樂觀。
迪拜危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這是國際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市場普遍認為,迪拜的盛衰與其地產開發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關,可謂成也地產,敗也地產。過去數年,迪拜在海灣地區異軍突起,世界最高摩天大樓“迪拜塔”、世界最大人工島“棕櫚島”、最豪華的別墅群等宏大工程風光無限。而隨著金融危機深化,有傳聞稱迪拜成為海灣地區受創最深的犧牲品。
本次金融危機不也正是房地產惹的禍嗎?美國在2007年爆發房地產次貸危機,2008年引發金融危機。再往前追溯,日本神話的破滅以及香港地區經濟幾次起伏不都是房地產泡沫惹的禍嗎?迪拜危機給中國經濟最大警示就是,決不能重蹈其他國家過分依賴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覆轍。在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房地產投資無形中扮演了主導角色。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房地產已經出現了不祥之兆。
當前,中國房市里基本上是投機和投資性需求,形成最終消費能力的自住型需求已被高房價擠出了市場。有分析認為,投機性需求占到了70%。把房市變成冒險家的樂園,變成一大賭場是相當危險的。商品房空置率也許就是一個證明。有研究機構認為,中國商品房的空置率在30-50%。而美國空置率如果達到10-20%時就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一方面,各地“地王”不斷涌現,2009年的“地王”創造了歷史記錄,而大部分東家都是舉債而來的國有企業。另一方面,開發商將“空手套白狼”運用自如。買地時有銀行貸款,開發時有預售款,開發商不用任何自有資金就可以在房地產市場謀取暴利,整個房地產金融業可謂隱患重重。當前,中國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高負債行業,僅房地產貸款保守估計在10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包開發商貸款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風險不容小覷。
然而,由于GDP政績和土地、住房開發對地方財政的高貢獻率,一些地方和城市經濟如迪拜一樣完全靠房地產支撐。有專家認為,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命脈,而迪拜的教訓告訴我們這是危險的。在中國房地產領域,居民買不起房的問題已經退居第二位,因為面對畸高房價居民不是失望而是絕望了;第一位的問題是中國房地產業的巨大泡沫、畸形發展已經在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威脅中國經濟金融安全。
泡沫終會破滅,任何放任、漠視、回避房地產泡沫問題的行為和態度,都是對國家經濟和人民不負責任的行為。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時,關于房地產提到和要求“加強住房保障”,顯然是英明的決斷。(余豐慧)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開弓沒有回頭箭,除惡務盡看重慶
下一篇: 足球膿包不擠干凈還是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