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的工作好與差,除了有好的謀略、為民的舉措和各項制度做保證外,關鍵在于抓落實。沒有落實,再好的政策、再好的制度也體現不出來;沒有落實,上級的好的方針政策就會走調。抓落實就是抓成效,將寫在紙上、說在嘴上的東西付諸在行動上,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制度是否可行,舉措是否有力,領導是否有魅力,同落實的程度很有關系,抓落實不留水分,說到做到,公信力就強,權威度就高,就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執行制度因人所宜,松緊不同,即使所有的人都得利,也會看、會比,總認為自己吃虧。抓落實除了要有鐵的手腕之外,還應講究藝術,有根有據,讓人心服口服。這就得嚴格地按照章程辦事,不亂開口子,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論是老同事、老朋友,只要違反了紀律,就要一視同仁,要有諸葛亮“斬馬謖”的氣魄。抓落實不僅要求他人,更應嚴于律己,要敢于擔當,該負多大的責任就承擔多大,不應出了問題繞道走,更不能把責任一推了之,讓他人受過。
各個時期工作側重點不同,所定的規章制度也不同,抓落實的重點也不同,抓落實要有新的措施、新的方法、新的藝術,這就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大局為重,只要符合大多數人的事就干,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事就大膽地去做,緊緊地抓住中心,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做好每項工作。
抓落實事關黨風和干部的作風,能否抓好落實關鍵在于組織者、在于領導干部。“關鍵在于落實”這句話很有針對性,抓住了做好領導工作的切入點,也是對領導干部在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因而,各級領導干部應來真的動硬的,認認真真抓好落實。(羅瑞明)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應向“扁鵲大哥”學習
下一篇: 《三字經》《弟子規》究竟惹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