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要求:全體黨員、干部都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通過學習體會,筆者認為:
要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就必須像科學家那樣自覺地以德立身。讀過《富蘭克林自傳》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能夠從僅讀了兩年書的印刷廠學徒工成長為美國的一名杰出的科學家和政治家,除了他那好學上進的精神外,就是他在道德品質上進行了嚴格的“自我設計”和自我修養,如要求自己切實做到“節制”、秩序”、“決斷”、儉樸”、勤勞”、誠懇”、“正直”、謙遜”等等,計有13條。這一道德計劃的實施,使他最終成了一名舉世稱譽的道德高尚的人。在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園里,為了共同的需要,為了推進社會主義事業,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行為加以道德的限制和約束。而道德的限制和約束不同于法律帶有強制性,而是要靠自覺,要通過人們對于善惡的內在信念起作用而實現。
要真心做到“學以增智”,就必須做到在“真學真懂”上下工夫,而不能像浮云那樣一掠而過。真學,就要像古人說的那樣學,即“入乎耳、著乎心”,把學習的理論融化在自己的思維中,形成自己的觀念,變成自覺的行動。真懂,就是要深鉆細研,不能淺嘗輒止。學非探其花,要拔其根”。只有“拔其根”,真正從根本上弄懂弄通,才能“春玩其華,秋登其實”,才能使自己通過不斷地學習,源源不斷地增加其才智。
要真心做到“學以創業”,就必須明確學習的根本目的“全在于應用”。學而不化,非學也。只有真用才能彰顯出學習理論的意義,激發出學習的動力、欲望和自覺性。而“用”,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學習必須和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理論要聯系實際。而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必須走出機關,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做一番深入細微地調查研究,真正掌握了實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解決好學習理論如何用,用在哪里的問題,因而也才能正確地把自己置于“創業”之中,為國為民做出貢獻。(張同廷)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這酒錢該不該掏?
下一篇: 毀約普遍折射社會信用體系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