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雷鋒殉職50周年,也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發表49周年。在3月5日之際,我們走近解黎明、走近“雷鋒車隊”……感受著我們身邊平凡中閃爍的感動。解黎明,一位平平凡凡的離退休干部,十多年來,為了拿出更多的錢資助貧苦學生和困難家庭,她節衣縮食、勤儉度日,從2000元到2萬元,數目成倍的上翻,幾乎占去她唯一收入的一半。除此之外,解老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曾堅持數年義務打掃小區公廁,這種行為,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雷鋒車隊”,20多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車司機,7年來,他們以學習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以火熱的工作熱情、嚴以律己的工作作風、優質的服務質量,實踐著最初的諾言,將愛心灑滿平陽大地的每個角落。
偉人毛澤東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捐一次善款、做一件好事、幫一個貧困生或貧困家庭并非難事,但像解黎明、像“雷鋒車隊”那樣,多少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確不易。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無私的奉獻、沒有熾熱的愛心,很難做到。
平凡中孕育著偉大,這是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也是其魅力所在。因為平凡,這種精神才能夠扎根于生活,才能夠對人們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或感召力。因為偉大,這種精神才能夠不停留于生命本身,尋求超越,不斷提升。無論什么時代,人們都憎惡丑陋墮落的社會現象,向往風清氣正的美好環境。創造和諧美好的環境,不能只有索取者、沒有奉獻者,也不能只有旁觀者、沒有踐行者。我們宣傳解黎明,并非要求所有人都像解老那樣,傾己所有幫助貧困學生,做出多么輝煌的事情。而是弘揚她那種雷鋒式的奉獻精神。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只要人人“善小而為之”、惡小而不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盡自己力所能及的責任,我們的生活就能充滿陽光,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今天,我們看到,學習雷鋒活動不斷變化的形式和擴大的群體在折射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的同時,更多地體現了以人為本和相互關愛。從“雷鋒傳人”郭明義到“染綠荒山”楊善洲,從“排憂解難”的張云泉到“救死扶傷”的吳孟超,從“中國首善”陳光標到“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平凡至偉、大愛無疆;他們無私奉獻、義薄云天,他們用平凡而高尚的行為感染和帶動著更多的人們參與到學雷鋒的行動中來,將雷鋒精神融入到普通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他們是時代的先鋒,是真正的脊梁!
當前,我市正處在轉型跨越、先行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大市、區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經濟強市的目標已經明確,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的新時代的“雷鋒”,傳承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的奉獻精神,發揚顧全大局、愛崗敬業、公而忘私的主人翁精神,營造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和諧融洽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推動我市“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生殷實、環境優美”新臨汾的建設書寫更加精彩的答卷。
(臨汾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讓雷鋒精神永葆青春
下一篇: 青壯年街頭乞討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