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兩節(jié)”之際,中央要求堅決剎住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目前,風清氣正的過節(jié)氛圍正在形成,不正之風已得到顯著遏制。持續(xù)高壓態(tài)勢之下,是否還有人敢“頂風作案”?近日,記者跟隨河南省紀委暗訪組對鄭州的一些酒店、會所進行了暗訪,發(fā)現(xiàn)個別公款消費轉向私密會所。(9月25日《人民日報》)
最近,通過各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明察暗訪,全國各地陸續(xù)查處了一批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大操大辦等“頂風作案”的案件,涉案官員撤職的撤職、處分的處分,一點不含糊,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聲勢,對公款吃喝等違紀行為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仍有個別官員陽奉陰違,變著花樣公款吃喝消費。記者在跟隨暗訪組檢查時就發(fā)現(xiàn),為躲避暗訪,公款吃喝開始藏身于私密會所,會所主營餐飲,出具的卻是茶葉、茶具發(fā)票,價格達到幾萬元一桌。
面對官員們各式花樣的“變通”,連暗訪組人員都頭疼,一是難以發(fā)現(xiàn),如一些會所藏身居民樓,需要預約,外人難入。二是查實公款吃喝,需要票據(jù)等證據(jù)材料,店家采用花招規(guī)避。三是不便進入包間,難以確認就餐者身份?!逼鋵?,筆者認為,除了明察暗訪,嚴厲查處之外,更重要還是要把好公款審計關,縮減不必要的行政費用,嚴格三公開支公示制度,鼓勵發(fā)動群眾舉報,從源頭上治理公款吃喝等違紀行為。
只有確保公款都用在了“公家”身上,才能避免“私用”的可能。
這就要客觀準備的核算行政成本,制定費用額度,細化報銷明細,明確公款去向,做到有來有往,賬實相符。同時,加大審計力度,認真核查,對出現(xiàn)的“亂開亂支”及“改頭換面”等行為要嚴格追究,嚴肅處理。不斷加大違紀處罰的力度,通過系統(tǒng)化、制度化的防范措施有效制約公款吃喝行為,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文/梁新紅)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群眾對干部下基層有“五盼”
下一篇: 審判“房姐”不說“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