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則消息刺痛了我們的眼球:13歲的女兒聽說母親懷二胎之后百般阻撓,相繼以“逃學”、離家出走”、跳樓”相威脅,在女兒嘗試用刀片割手腕后,懷孕13周零5天的母親不得不含淚到醫院終止了妊娠。
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感到錯愕甚至震驚,這種看似離譜的事,其實也不足為怪。由于現在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庭中傳統的親情被集中聚集在一個寶貝身上。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讓他們從小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方式和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很多獨生子女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個家庭就只能有一個孩子,其他都是與自己爭奪親情之愛與爭奪利益資源的敵人。這種價值觀導致他們排斥一切可能與自己分享利益的人,包括可能出現的兄弟姐妹,甚至都成了思想上的敵人加以防范和抗拒,就像前面說到的13歲女孩的極端反應。還有一些孩子雖然對母親懷二胎嘴上不說,但至少也是不高興、不支持,持一種敵視與漠視的態度。
筆者反復讀此新聞,奇怪地發現,雖然女兒對母親懷二胎采取如此偏激的行為,卻沒有發現父母是如何與女兒溝通、如何做女兒思想工作、如何教育女兒的,只知道在女兒的要挾下,母親終于以流產方式向女兒妥協了。表面上看,家庭矛盾似乎得到了緩解,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為以后家庭問題的再度爆發和女兒的畸形成長埋下了禍根。可以想見,將來女兒還會因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某些需要而采取極端方式;走上社會,萬一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她可能會用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的方式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當然也會害了她自己。
13歲女孩逼迫母親放棄二胎,這件事并不能簡單責怪這個孩子,父母也有很大的責任。具體到家庭教育上,雖然目前家庭普遍存在溺愛孩子的社會現象,養成了獨生子女自私自利的通病,但作為家長應該懂得,凡事都得有個度,父母包括爺爺奶奶,都要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最終會害了孩子。家長應該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逐漸懂得一些傳統倫理和做人道理,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學會分享、學會容忍、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的品質,而不是為實現自己的個人利益危害別人。反觀這個13歲女孩,對可能進入自己生活的弟弟妹妹能夠出現如此極端的反應,除了父母沒有及時與她溝通外,更大的問題就是過去13年來,這個家庭由于溺愛孩子終于給自己帶來了苦果和惡果,所謂自食其果。現在父母決定流產掉肚子里的二胎,本身也是在繼續溺愛、繼續無原則的向女兒妥協。如果這種溺愛無極限的教育方式再不改觀,估計這孩子將來長大,會成長為極度自私、缺乏親情友情的公民,甚至可能危及到社會。 郭璞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街頭垃圾何處安家?
下一篇: 臨汾網評:持之以恒播撒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