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是新年伊始我市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全局性會議。會議立足頂層設計統攬全局的戰略高度,安排部署了今年我市各項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這次會議上,新常態”無疑是“出鏡率”最高的熱詞。如何正確認識新常態?對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現我們的目標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何謂新常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增長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加深、發展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不難看出,惟有正確地用歷史、辯證、發展的眼光審視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才能明確思想統一行動,牢牢掌控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首先要辯證看待發展大勢,正確處理“危”與“機”的關系。必須看到,囿于發展不足和結構不優,市場倒逼趨緊和內生力較弱等制約因素,當前我市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體經濟運行困難,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但同時我市又有豐富的資源稟賦、較好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人力資源,生產要素綜合優勢度比較明顯。特別是公路、鐵路、民航立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建成后,臨汾區位交通優勢更加明顯,必將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集聚地。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積極搶抓機遇,主動應對挑戰,趨利避害、順勢而為,全力做好今年經濟工作。
其次要辯證看待增幅波動,正確處理“穩”與“進”的關系。進入新常態后,我國經濟運行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一種正常現象。只要增幅波動在合理區間,就應當保持定力。圍繞“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我們要著眼于實現“穩”和“進”的相互促進,在有質量、有效益的前提下,盡可能發展得更好更快一些。對臨汾這樣一個欠發達、后發展地區而言,無論是調整結構、擴大就業、改善民生還是維護穩定,都需要把經濟工作做好,保持適當的經濟增速。全市上下要橫下一條心,穩中有進、進中有為,換擋不掉擋、調速不失速。
此外還要辯證看待結構優化,正確處理“今”與“明”的關系。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必然會在量的積累基礎上發生質的飛躍。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加注重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總的來看,我市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并沒有根本好轉。對于結構調整,關鍵還是認識問題、理念問題。經濟形勢較好時不想調整;經濟形勢一般時搖擺不定;經濟形勢較差時缺乏勇氣膽識,致使粗放增長的老路始終沒有脫離。新常態下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黃金期,如果不能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犧牲的將是臨汾的未來。因此我們既要抓當前,更要抓長遠,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責任擔當,把轉方式、調結構做細做深做實。
最后要辯證看待動力轉換,正確處理“內”與“外”的關系。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就我市而言,一方面要激發內力,充分發揮投資、創新、改革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善借外力,形成開放型經濟體系。現在國家實施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力度空前,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都與我市發展高度關聯,我們應有所作為;“百里汾河經濟帶”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為國家戰略,都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和外力牽引。我們要通過多方努力,爭取更多國家和省級層面的資金、項目支持,推動臨汾經濟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文明秩序促和諧
下一篇: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