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本地知名微博“東莞學生部落”發帖稱,東莞外國語學校事先沒有告知校服的價錢,發了校服后才告訴同學們價錢。屬于先斬后奏,同學們看到這價格紛紛表示穿不起!”記者獲悉,該校本次發放的校服有12種不同季節的衣服,共有18件,費用需2180元。4月26日《廣州日報》)
根據當地教育部門的對校服購買的規范,明確要求禁止學校強制學生統一著裝,校服購買不能強買強賣。而從校方來講,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及家長的購買意愿。根據網上帖子的說法,校方是典型的先斬后奏,那么如果校方沒有征求過學生以及家長的購買意愿,那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妥。
另外,且不論這18件校服,價格2180元是否貴了,單說該校定制的這12種不同季節的衣服,就著實讓人不能理解,一年不過四個季節,更何況廣州本就屬南方城市,真的需要12種校服嗎? 按照校方的回應,校服價格是“經過教育局等部門聯合招標確定的”,其次,這校服“質量比以前要好一到兩倍”。看上去有理有據的解釋,實際上依然沒有解釋“事先沒有告知校服的價錢,發了校服后才告訴同學們價錢”的原因,也沒有解釋為什么會需要這么多的校服。沒有尊重學生及家長的購買意愿就是有問題的,更何況這12種、18件、2180元的價格?如此離譜想不被“吐槽”都難。
學生們統一穿校服不僅是一道校園風景,更是為了活躍校園文化氛圍。這“穿不起”的校服購買過程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權錢交易雖然不能妄下定論,但都需要有關部門來給公眾一個公開、透明的解釋,別讓學生、家長直呼“穿不起”,卻依然被強賣。 白潔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