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被譽為“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從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千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將前往學校、醫院及各大公共場所進行檢查,并開展為期3個月的集中行政處罰。條例規定,北京市包括寫字樓、餐廳在內的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均禁止吸煙,徹底叫停所有煙草促銷活動。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違規吸煙的,最高將被罰款200元。
從6月1日起,北京市凡是有房蓋的地方、露天有人排隊的地方都不能吸煙,不管是辦公室、餐廳、臺球廳、網吧還是幼兒園、中小學校、體育場、兒童醫院,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只要公眾發現有人在“禁煙區域”吸煙,便可撥打北京市統一舉報電話12320,也可通過“無煙北京”微信進行投訴。
當然,不少人還是對控煙令抱有懷疑和觀望的態度。近年來,各地“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雖層出不窮,但從我國多年的控煙歷程來看,執行難、屢禁不止始終是一大弊病。那么,北京“最嚴控煙令”是否能破解“執行難”的問題,能否“嚴”的實至名歸,又是否只是“一陣風”而已?尤其是條例中規定的,餐廳、臺球廳、網吧等場所也一律禁止吸煙。從以往來看,很多餐廳也貼有禁止吸煙的標識,但當有顧客抽煙時,餐廳服務員或負責人也鮮少進行制止,又或是一些本就不曾禁止過顧客吸煙的小餐館,餐館老板會不會在利益的驅動下,不去阻止顧客抽煙呢?因此,筆者認為,控煙的關鍵,一方面是要“嚴執行”,把“嚴”落到實處,就像“最嚴交規”一樣,醉駕入刑”的震懾效果是顯著的,最嚴控煙令”不妨也可以更嚴一些;另一方面是呼吁最廣泛的公眾參與,人人都應該意識到二手煙對自己的危害,并有主動制止的意識,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執法制度環境,才是在監管途徑上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控煙,是一場“人民戰爭”,北京的“最嚴控煙”只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期盼北京的“最嚴控煙令”可以效果顯著,為其他地方樹立標桿,推進我國控煙的進程。(白潔)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