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教師節的時候,我們都會談到教師的職業幸福這個話題。據調查,由于我國教師專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教師”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職業,而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專業。事實表明,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教師工作成就感普遍降低之間的矛盾,教師高強度工作導致的職業倦怠與社會、家長對教師的高期望值之間的矛盾等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師的主觀內心體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怎樣才能感受到職業幸福呢?
一位專家曾這樣說:要做一個幸福或實現幸福的教師,教師首先應當具有幸福的能力。”也就是說,要想找到職業幸福,首先必須努力提升自己。職業幸福感=能力÷問題,能力越強,問題越少,則職業幸福感越強。所以,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多看看書,多充實自己,不斷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林崇德教授認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經驗的積累,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就會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得心應手,職業幸福感會更加強烈些。
當然,教師更要享受這個職業帶來的快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筆者曾遇到過不少這樣的老師,他們精力充沛、精神飽滿,在課堂上牢牢牽著學生的“牛鼻子”跟著他的思路走,迂回曲折,一詠三嘆,學生的思想根本沒有機會溜號。那樣的課堂和諧高效又富于詩意,師生內心都感受到了極大的愉悅。
不可否認,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一部分源于社會的認可和家長、學生的感恩。教師節之際,各地都搞了表彰大會,校長、老師們獎金豐厚,多則數萬元,少則數千元,著實羨煞其他行業。你辛勤地耕耘了、辛苦地付出了,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家長、學生對你滿懷感激,黨和政府授予你崇高榮譽,身為教師,心里能沒有自豪感嗎?
教育是一件極富精神力、創造力的事情。只要你換一個思路、換一種方法,把枯燥而辛勤的工作看作是有意義的事情、看作是為學生奠基一生的大事、看作是成就自己靈魂的事業,你就會收獲不同凡響的職業幸福。(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