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人才是關鍵。隨著我市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缺乏鄉土人才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要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就必須抓住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這一“牛鼻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安澤縣在制度上重視、規范農村實用人才的管理與成長,蒲縣在實踐中發展“四個課堂”培訓農村實用人才,無疑對我市其他縣(市、區)具有可貴的借鑒意義。
如何才能讓農村實用人才聚攏、壯大起來?筆者以為,首先要轉變觀念,重視農村人才。當前,不少人對人才的概念還存在模糊認識,認為只有高學歷、高職稱的才是人才,許多農村實用人才得不到社會的承認,這也是許多懂業務、有技術的“土專家”田秀才”大量外流的原因之一。不少種養能手、能工巧匠在農村中“臥虎藏龍”,各級政府、農業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引導發揮他們的農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激發出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服務好農村、服務好農民。其次要強化培訓,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最近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確保農業后繼有人。因此,類似蒲縣這樣創新培訓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培育農業實用人才的做法非常重要。最后,各級政府、農業部門應就農村實用人才建立相應的信息庫,通過信息庫,全面掌握各類農村實用人才的結構、專業、分布等情況,把誰懂什么、會什么、精什么記錄在冊,把這些“土專家”們聚起來,切實使這些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發揮作用,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付基恒
上一篇: 探索創新重實效 開創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 領導的石頭會“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