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陪讀。隨著2014年高考的臨近,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的起居,不少家長毅然選擇來到孩子身邊,陪著他們一起努力,備戰高考。
在水廠附近租房子的李秀麗告訴記者,早在三年前,他們全家就“背井離鄉”搬到了這里。“當時在這里租房完全是為了兒子和女兒在三中上學方便,雖然條件比較簡陋,但也將就住了下來。”李秀麗說,他們租住的房間在二層,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大,每個月200元的房租,為了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孩子的父親負責在外地打工賺錢,她則主要照顧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學校有食堂,但總感覺不如自己家里做得好吃。”李秀麗說:在孩子們面前,我既是保姆,又是心理咨詢師。有時候看到孩子不高興了,我都會及時跟她們溝通,了解情況,鼓勵安慰,時間長了,孩子們也愿意主動告訴我遇到的一些困難。”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她租住的這個四合院里,有不少租戶都在農村有自己的住房,只是為了在市區照顧孩子上學或者自己上班方便臨時租住。“現在兒子已經考上大學,姑娘過幾天就高考了,只要孩子有個好成績,我就最高興了……”小院里的另一位家長周女士說。
無獨有偶,在秦蜀路西趙巷租房的市民劉杰也是為了照顧兒子而選擇租房。他說:“我在城里掙錢,妻子專門給在七中上高中的兒子做飯,現在的念頭就是不給孩子制造壓力讓他輕松迎接高考。”劉杰話說得輕松,但是心里卻也承受著無比的“煎熬”。
這兩天,除了寬慰兒子要放松心態,冷靜面對外,自己也背著孩子偷偷翻閱著《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只是在兒子面前他從來都只字不提,孩子的成績一直都還不錯,只等他安心考完再商量吧。” 記者 亢亞莉
責任編輯:楊洋
上一篇: 科學飲食 切勿“猛”補
下一篇: 沖刺階段 心態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