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著力增加宗旨觀念,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科學發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必須認真思考和對待的重大課題。
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檢驗領導干部黨性是否堅強、作風是否優良的首要標準。密切聯系群眾還是脫離群眾,不僅是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更是政治立場、政治本色問題。
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有了權力和地位之后,思想意識和感情也發生了變化。黨的宗旨觀念淡漠了,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淡化了,與老百姓疏遠了。有的不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能堅持以人為本,甚至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置群眾生命安全于不顧。一些地方食品質量安全、生產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征地拆遷等方面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由此引發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和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黨群干群關系。有的存在不廉潔問題,違規建房、住房超標準、收受禮金購物卡、投資入股謀利等問題查而不止,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一些地方和部門用人上的不正之風還比較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無不是因為思想和感情上背離了黨的根本宗旨。
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天職。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把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工作首位。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公仆意識,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要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認真糾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依法維護群眾正當權益。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增多的情況下,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認真解決各項民生問題,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落到實處。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只要領導干部都能牢記黨的宗旨,事事處處把人民放在心上,就能得到群眾真心的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就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的事業就一定會萬古長青。(人民日報)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管好“錢袋”擴內需
下一篇: 旱災,不僅是農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