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廁所的設施檔次、保潔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窗口”形象。去年,市政府投入140余萬元,在市區解放路上修建了三座公共廁所,并在年底投入使用。我市居民徹底告別了公廁環境差、位置偏、如廁難的歷史,居民們對公廁的印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劉大媽是解放路電影院門前公廁的管理員,當初聽說解放路上要建高標準的公廁,她特別支持,公廁建成后她又主動請纓來做公廁管理員:“這是政府為我們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我退休在家也沒事,能在這里為大家服務特別高興。”據劉大媽介紹,這個公廁除了可沖水的馬桶和小便池等基本設施外,還安裝了感應式烘手機、衣帽鏡、洗手盆等設施,為了方便殘疾人使用,特別進行了無障礙設計,實現了人性化服務。劉大媽對記者說:“好多人都不相信這么好的公廁是免費的,前兩天有個溫州的游客來上廁所,當得知是免費的時候也是不太相信,他說這么高級的廁所竟然不收費,這在全國其它中小城市是不多見的。”據市環衛局設施設備科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需要,我市今年將在市區再新建三座一類公廁,目前選址工作正在進行。(本報記者 李素鋒 實習生 武超)
來源: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減免行政收費仍有較大空間
下一篇: 領導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