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讓教學上二流三流人員晉級學校“領導階層”的學校當權者都是些昏官,或都被人收買,其實他們心里明白著呢:要搞好教學需要有過硬的本領、淵博的學識,而當個學校中層干部、充個上傳下達之任,即便不學無術也出不了什么大問題。李鴻章早就指出:天下最容易的事情便是做官,一個人倘若連官都不會做,那就太愚蠢了。這樣淺顯的道理難道身在愈來愈“衙門化”的學校的領導者會不懂?這也與民國時期著名學者李方桂先生所言的“研究人員是一等人才,教學人員是二等人才,當官的是三等人才”說的是一個道理。
不過這些“三等人才”一個個心理素質極好,一旦下車伊始榮登官位,便立馬趾高氣揚似乎成了引領教育新潮流的行家里手。對教師點名過卯監督行蹤,他們會做得比誰都勤;聽課查作業檢查教案找學生暗中了解教師情況,他們會做得比誰都細。
記得一次,一位因教學實績欠佳而被挪到縣教研室教研員位子上的先生,到一所中學指導教學工作,在聽了一節課之后又公式化地對授課者訓示起來,而且滔滔不絕幾乎將這堂課批得一無是處。那位上課老師被說得一時興起,回了句:“能不能請你來上上這節課給我們做個示范?”一句話將他噎在那里半天全無聲息。當時我真想替這位可憐的教研員鳴上幾句不平——自古術業有專攻,善將將者未必善將兵,領導人員走走基層不讓他發表一點“重要講話”,又如何去顯示他的權威?
讓善于教學者固守教學一線,讓不善教學者搞管理搞校務,從某種意義上說倒也是件各得其所的事。偏偏我們處在一個官本位思想猖獗的社會,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學校里只要你有個一官半職,什么職稱評定、評優表彰、外出考察學習、子女高考加分……都有著占不盡的便宜;而埋頭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往往只有聽人賞賜的份。這種付出與收獲上的巨大反差難免讓一線教師悵然若失。如果李方桂先生活到今天成為我的同事,他還會自豪地宣稱自己是“一等人才”嗎?只怕他的這番豪言早讓那些“三等人才”的竊笑聲淹沒了吧?(王淦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全新的制度惠民的工程
下一篇: 化學版《青花瓷》為何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