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夏日的晨光里,49歲的李艷冬又一次站在市中心血站的采血室里。淡青色的血管隨著握拳動作微微凸起,深紅的血液在透明導管中汩汩流動。這是她2025年第5次捐獻血小板,也是自2003年以來的第96次獻血。累計38400毫升的獻血量,見證著一位基層女性二十年如一日的熱血征程。
“當時針頭扎進血管時,能清晰感受到血液流走的溫熱。”回憶初體驗,李艷冬的眼角泛起笑意,完成400毫升全血捐獻后,在她的心底埋下了一顆火種——原來平凡人的血液,真能成為他人的生命曙光。
“檢測報告顯示血紅蛋白濃度達標,血小板計數穩定。”每次獻血前早早休息,并且保持72小時禁食油膩,二十年雷打不動的健康自律,源自她樸素的信念:“獻血不是逞英雄,既要對得起自己的生命健康,更要擔得起對他人生命的保障。”
2018年深秋,縣底村村委會大院里停駐的獻血車,成為改寫村莊文明史的見證者,也成為李艷冬心中的驕傲。每當獻血車停靠的時候,李艷冬總是第一個走上去獻血,那天,在李艷冬的帶動下,百余人參與了獻血活動,其中不少人后來成為了固定獻血者。
晨霧未散的村道上,李艷冬挎著裝有獻血宣傳冊的布包匆匆而行。如今作為黨總支委員兼婦女主任、獻血志愿者三重身份的踐行者,除了每天處理村務,李艷冬還會走家串戶宣傳獻血知識。
從“自救”到救人,從孤身一人到百人方陣,從個體奉獻到群體自覺,這位基層黨員用滾燙的熱血澆灌出文明之花,讓“生命之河”的奔涌聲,響徹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記者 閆晏宏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