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耀強 靜靜)植樹造林全面鋪開,果園管理緊張有序,蔬菜大棚產銷兩旺,重點工作如火如荼……初夏時節,地處昕水河畔的大寧縣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大寧縣委、縣政府精心安排部署,嚴格落實責任,將繼續實施“生態立縣、林果富民、工業強縣”三大戰略,突出抓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三個重點,全力辦好30件實事,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真抓實干,強力攻堅,不斷開創全縣小康社會建設新局面。
該縣劃定的重點工作包括:一是抓好產業發展,持續壯大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壯大農業產業規模。全年新增蘋果經濟林2萬畝,新建蔬菜批發市場1個,發展規模健康養殖小區2個,新增種羊1萬只。大力推廣“豬—沼—果”、“豬—沼—菜”模式,建設一座萬頭豬場,力爭全縣生豬飼養量達3萬頭。提升新型工業效益。全力打造三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抓好煤層氣液化(LNG)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年內啟動實施。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和個人利用社會資金以及金融資金,依托蘋果、有機蔬菜、小雜糧等農副產品,發展綠色食品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提升改造現有企業。加大同德化工公司年產1萬噸膠狀乳化炸藥生產力度,加快年產3000噸混裝炸藥生產線建設進度。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推進“大城鎮”發展戰略,破解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問題。在城市建設方面,以“擴容提質”為重點,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城、生態園林城,建管并舉,把縣城建成具有現代氣息、生態宜居的魅力之城。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并重,加大保障性住房、天然氣利用、古鄉大橋等工程建設力度,確保工程高質量實施、高標準完成。啟動實施城南濱河路、城西路改造、供熱站等城建重點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在鄉村建設方面,大力實施產業園區、農村社區“兩區同建”互動戰略,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廉租房等建設項目,把公共設施投入向城邊村、中心村延伸,把“兩區同建”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推動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城鄉服務水平,著力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住房、子女上學、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問題,切實讓城鄉居民共享城鎮化成果,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好民生改善,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在繼續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的基礎上,在全縣幼兒園、中小學實行教育零收費,率先在全市推行15年免費教育。新建一所縣直機關幼兒園,啟動建設一中宿舍樓,古鄉中學、太德鄉和三多鄉中心幼兒園,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縣醫院創建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的進程。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完成門診住院大樓建設設備。鞏固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全面提升醫療保障水平。不斷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創建省級優質服務縣。三是抓好生態建設,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美好家園。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繼續實施國家、省、市造林綠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5萬畝。加大生態綜合治理力度。堅持區域規劃、項目整合、資金捆綁、綜合開發的原則,整合項目資金,集中連片,綜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積,進一步擴大生態綜合治理覆蓋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要優先保護水源地,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安裝兩套PM2.5自動檢測系統并配備相應設備,對全縣大氣中可入肺的有害顆粒物質進行全面檢測,有效控制區域大氣污染。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注重資源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圍繞今年的重點工作,他們要把30件實事辦好,即連片貧困地區扶貧攻堅試點產業項目;蘋果基地建設;蔬菜大棚水利配套工程;大型蘋果冷藏庫及物流交易市場建設工程;提黃灌溉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縣直第二幼兒園建設工程;15年免費教育;體育場建設工程;中醫院門診住院大樓建設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天然氣利用工程;供水改造工程;供熱站建設工程;坡改梯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工程;以工代賑工程;城西路改造工程;城南濱河路建設工程;濱河路二期建設工程;舊城改造工程;11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程;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程;南外環路改造工程;人武部戰備業務用房建設工程;交通綜合辦公大樓建設工程;“寧大線”路面改造一期工程。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