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長波)電力產業是我市的傳統產業,發展新型綠色電力產業是我市延伸煤焦產業鏈條、轉變發展方式的路徑之一。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市、縣兩級及電力項目單位把電力項目建設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工作,克難攻堅,扎實工作,全市電力項目建設快速發展,成效明顯,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電力項目建設中呈現出五個方面的特點:資金投入大。“十一五”時期到今年,我市電力項目累計投資完成300多億元,占到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十分之一;企業規模大。截至2012年底,我市現有運行電廠49座,已建成電力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449萬千瓦,比“十一五”初翻了兩番,其中:5座火力發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89%。44座小電廠,總裝機容量49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11%;項目儲備多。截至目前,在建大電廠2座,總裝機容量90萬千瓦。其中,山西臨汾海姿熱電2×30萬千瓦機組,項目總投資33億元,目前完成投資32.96億元,l臺機組已通過試運行。山西漳澤電力侯馬熱電2×30萬千瓦機組,項目總投資27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4.6億元,預計2014年完工。從項目儲備情況看,列入我市“十二五”重大項目發展規劃的煤電一體化項目近20個,其中前期工作推進比較快的有12個,列入全省“十二五”時期電力項目建設規劃的有8個,總裝機容量780萬千瓦,其中,大型電廠5個,低熱值煤發電項目2個,熱電聯產發電項目l個;基地建設初具規模。霍州市依托資源優勢,集聚了兆光發電2×30萬千瓦和2×60萬千瓦,霍州國電2×60萬千瓦三座新型火力發電廠,總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66.8%,形成了煤電一體化基地,這在全省唯一,在全國也少有;社會貢獻大。2012年底,全市總發電量174億千瓦,是“十一五”初期的2.6倍,發電量滿足了我市建設和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另外,通過關小上大和技術改造升級,目前,我市已形成熱電聯產項目3個,基本滿足了臨汾市區和霍州市居民冬季取暖問題。
責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