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建軍 李安安)汾河兩畔,機聲隆隆,生態修復治理與保護二期工程、濱河東路貫通工程每天都有新變化;山水200萬噸水泥、60萬噸甲醇制烯烴、秉承陶瓷、華翔精密制造二期等一個個工業項目正加緊施工……5月的槐鄉大地,項目建設的大潮風起云涌。在去年啟動實施了總投資379億元的80項重點工程項目、當年完成投資119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洪洞縣再接再厲,又掀起了新一輪項目建設大潮。
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之后,該縣縣委、縣政府迅速擎起項目建設的大旗,全面落實“項目推進年”活動,全縣開工實施了105項重點工程項目,計劃年內完成投資120億元。其中以甘亭現代農業轉型綜改示范園、山水水泥、廣勝寺景區拓展改造為代表的結構調整類項目42項;以汾河生態修復治理與保護二期、棚戶區改造為代表的民生固本類項目11項;以濱河東路貫通、城中村改造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類項目23項;以山焦集團甲醇制烯烴、濕地建設為代表的爭取發展類項目22項;以農村飲水安全、五類特殊家庭學生補助為代表的惠民實事7項。
以項目建設提速經濟發展。該縣以項目建設為引領,深入推進“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壯大經濟總量,調整產業布局。繼續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重點實施甘亭現代農業轉型綜改示范園項目、大槐樹農業生態園和歷山農業觀光園建設,建成2萬平方米智能連棟溫室,1000畝有機蓮藕生產基地,7000畝色葉苗圃和博士工作站、發展露天蔬菜5000畝,林下經濟2000畝,核桃5000畝,特色種養700畝,曹家莊果品采摘園1000畝。繼續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齊頭并進。傳統產業方面,實施11個整合礦井的改擴建工程,年內5座礦井竣工運營。整合焦化資源要素,年內建成山焦20萬噸甲醇、三維3萬噸四氫呋喃和生化車間擴建項目;實施投資3億元的3萬千瓦華銳風電示范項目,啟動投資33億元的京能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新興產業方面,飛虹微納米光電年內投資6.5億元,新增外延片100萬片、芯片22億支、薄膜太陽能電池40兆瓦生產能力;飛虹科技高功率激光器項目,年內竣工投產;堯天LED投資年內建成投產;華翔精密制造年內新增6萬噸汽車配件生產能力;加快推進山水200萬噸水泥項目,年內建成投產;秉鼎陶瓷年內形成500萬平方米生產能力。
以項目建設提升發展環境。該縣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六城同創”活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濱河新區結合“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不斷完善各項規劃,抓緊啟動主干路網和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汾河生態修復治理與保護二期工程,啟動汾河濕地建設項目;籌資12.2億元,完成濱河東路貫通工程,年內竣工通車。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工程,完成縣城主街道照明節能改造,完成天然氣擴戶6000戶,實施趙城鎮、甘亭鎮污水處理工程。大力推進造林綠化,爭取全年植樹300萬株,造林2.38萬畝,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725.4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6.9%。
以項目建設促進民生改善。該縣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全面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實施教育提質工程,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年內各類幼兒園達到100所,完成洪洞職中建設主體工程;實施醫療衛生工程,投資500萬元,完成衛生監督所建設工程,加強城鎮人口“網格化”管理,積極創建“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實施社會保障工程,全面推行“社會保障一卡通”,完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工程,新建公租房、限價商品房、城市棚戶區改造和經濟適用房等1830套;實施就業促進工程,力爭全年新增就業45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加強文化陣地和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鄉村文體組織網絡,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文化活動;實施本質安穩工程,突出抓好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食品藥品、森林防火、公共聚集場所、建筑施工、中小學校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工作。深入推行“三段式”信訪模式,完善社會矛盾排查調處機制,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在全面加強社會建設的同時,該縣投資3.5億元,完成大槐樹文化中心、集中供熱二期擴建、農村飲水安全、南坂街公租房建設、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五類特殊家庭學生補助、天眼工程7件“惠民實事”。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