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時節的平陽古都,已吐露出些許寒意。
造訪“一百千萬”一線,別有一番氣象萬千。
——風馳電掣的和諧號動車組疾如閃電,自今年7月1日通車以來,已在大西高鐵的“特制跑道”上快意馳騁百天;現如今市民乘高鐵去太原只要1個小時多點,去西安兩個小時足矣。臨汾市民周邊省會城市一體化生活圈雛形初現; ——臨汾民航年底試飛進入最后的倒計時讀秒階段,平陽兒女的飛天夙愿可以說是咫尺之遙觸手可及;
——走進濱河東路南北延項目現場,只見一臺臺重型工程機械車輛穿梭往復忙碌不停,距離項目全線貫通的宏偉目標已經無限接近。
大西高鐵通車,臨汾民航通航,濱河東路南北延全段貫通……交通上實現“三通”,這在我市交通史上具有跨時代意義。
“三通”實現后,臨汾老百姓的出行將會大大便捷、現代。“三通”在極大程度上豐富市民百姓出行選項的同時,亦為我市架設起經濟騰飛展翅翱翔的強勁雙翼。而“三通”不過是擷取了我市“一百千萬”服務項目的一個片段縮影而已。
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一百千萬”服務項目,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市委、市政府從解決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群眾最關注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市、縣、鄉、村四級共投資420億元集中興辦了一批惠民實事,共確定服務項目11133件,現已啟動10576件、啟動率達到91%,完成7624件、完成率達到68%。其中市里投資63.27億元,實施了北城壕溝排水等環保工程,濱河大道、臨汾新醫院、市政務服務中心、35座公立幼兒園等年內投入使用。
結合本地實際,發揮主觀能動性,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我市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之一的“服務群眾年”有效銜接。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決心要把為群眾興辦的實事、解決的問題,用一種項目的方式來調研立項、來深入推進。正基于此,“一百千萬”服務項目因勢而立應運而生。
“一百千萬”顧名思義,“一”就是市級年內確定辦一批為民大事。在全市這個層面上,要為老百姓辦一批利民的大事,其中大的有10件事情;“百”就是17個縣(市、區)及兩個開發區年內確定辦成100余件惠民要事。每個縣要辦5件為民的實事,17個縣再加上兩個開發區,就是一百來件實事;“千”就是172個鄉鎮(街道)年內確定辦成1000余件便民好事。每個鄉鎮、每個街道要為群眾辦5件事情,150多個鄉鎮加起來就是能辦1000件事情;“萬”就是3000多個村(社區)年內確定辦成1萬余件利民實事。每個村(社區)要結合村(社區)里的實際,辦3件便民的好事,那么全市將近3000個農村再加上社區,這就是1萬件。
市縣鄉村,一百千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惠民實事都是堅持“服務群眾年”的總體思路,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一切服務項目都源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不斷地傾聽與問詢中最終生成。11133件服務項目都是在反復征求意見過程中,不斷聽取意見過程中,根據老百姓的呼聲、愿望、訴求當中提取研究篩選出來的。
項目出臺固然好,落地夯實更關鍵。為確保“一百千萬”服務項目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如期高效推進完成,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行之有效的相應措施督查督導。實施方案出臺后,市領導積極協調處理項目啟動后浮現的各類現實困難與棘手問題,確保服務項目順利如期開展;效仿移植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落實的先進經驗,制定領導包聯“一百千萬”服務項目責任制,各縣市、各部門領導干部人人包工程、包項目,有力促進了該項目的快速推進。同時我市還加強實施部門聯動服務制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大大提高了服務項目的兌現效率。由于市委、市政府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心上,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帶頭引領作用,17個縣(市、區)和兩個開發區也全部細化項目到人,落實到位,透明公開。
“一百千萬”是不折不扣踐行群眾路線,“服務群眾年”的核心載體項目,如何能讓老百姓們真正為之擊掌叫好歡迎點贊?“‘一百千萬’里面最核心和最主要的,我覺得還是要走群眾路線,項目由群眾提出,在征求意見過程中讓大家來提;受群眾監督,項目都要分層次,在媒體、報紙、電視上要和大家見面,接受老百姓監督;事情辦得怎么樣,由群眾來評價,到時候要進行滿意度測評,用數字說話,讓老百姓來說話。通過群眾的提出、群眾的監督最后再加上群眾的評價,我感覺才能更有效地保證這些項目落到實處。”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明星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如是說。
有道是百姓心中有桿秤。我市“一百千萬”服務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秉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受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的群眾路線一以貫之不打折扣。我們亦有理由相信,正在開展的“一百千萬”在帶給臨汾百姓福祉的同時,能夠真正叩開群眾的心門,讓“服務群眾造福一方”的莊嚴承諾比太陽更有光輝。
記者王小庚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