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綠色崛起新動力
——臨汾市重點項目建設見聞
臨汾市重點項目“六位一體”“中考”成績亮眼:上半年項目建設、項目開工、項目投產三項考核全省排名第一;全市359個重點儲備項目中,新興產業項目占到80%。
北京(山西)好利閥門生產基地、沃特瑪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一批高端智能裝備制造項目,預示著臨汾產業發展開始邁入工業4.0時代;大寧—吉縣區塊煤層氣勘探、中海沃邦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古縣30MQ光伏發電、大唐豹子梁10萬千瓦風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已形成新的增長極。
面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臨汾新興產業逆勢而上,生機煥發。
拓展視野 搶占產業升級先機
在臨汾采訪,記者明顯感受到,創新能力強、市場嗅覺靈、品牌價值高的企業,經營狀況較好;高端裝備制造、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勢不減。
8月6日,記者在侯馬開發區北京(山西)好利閥門生產基地看到,270D/271D系列蝶閥、240D(B)防結露蝶閥等一批新產品正“整裝待發”,“侯馬制造”昂首走向世界。
北京好利閥門有限公司被國家科委授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企業”,并被國家質檢局列為“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二類企業”,產品全部超過國家優等品檢驗標準,主要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好利(山西)公司總經理助理龐士軍說:“近年來,好利閥門已成功進入北京鳥巢、神州五號發射場、三峽水電站、秦山核電站等工程,現在與北京數碼大方強強聯合,成立數碼好利,打造云制造,力爭在本行業率先邁入4.0時代。”盡管當前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但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各企業都在變中求新,探索質量更高、結構更優、充分釋放優勢的發展新路。
8月12日,記者走進洪洞甘亭華翔美的裝備制造園,這里重點發展家電零部件、汽車零部件、機械零部件及機加工,是省政府確定的高新技術改造傳統鑄造產業示范企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全省裝備制造業七大旗艦企業之一、山西三大鑄造基地臨汾基地龍頭企業。
近年來,華翔集團通過華翔美的、華翔格力、華翔恩布拉克、華翔豐田等重點項目的實施,目前已形成年產25萬噸精密鑄件、1億件機加工件的生產能力,主要客戶有丹佛斯、恩布拉科、美的、格力、臺灣瑞智、松下、三菱;大陸汽車、TRW、南方天合、法雷奧;林德、Terex、Haulotte,Jcb、Kalmar、Doosan、豐田等世界500強企業,創造了兩個第一:即白色家電零部件市場份額全球超過17%,中國市場份額56%,行業排名全球第一;機械工程類單廠年產量13萬噸,規模全國第一。
華翔走到今天,改革與創新是永恒不變的主題。華翔美的方代表范永富告訴記者:“華翔變中求進,積極適應發展新常態,加大汽車發動機、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部件的開發生產力度,全面提升汽車零部件供應能力;加強工業自動化建設,引進工業機器人,走勞動密集型行業工業自動化升級發展之路。
山西東方恒略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精密鑄造項目是節能減排轉型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生產鑄鐵件50萬噸,銷售收入達35億元以上,利稅過5億元,規模躍居全國同行業前十位。
科技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山西東方恒略公司在清華大學專家組指導下,新上年產25萬噸耐磨球、耐磨件和特種耐磨鋼為主導產品的特種鑄鋼項目,建立國家級“精密鑄造技術研發中心”,打造國內頂端耐磨、抗磨材料產業基地。目前,東方恒略公司已開發工程機械類、石油機械類鑄造產品100多種,汽車、輪船、農機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制動部件等鑄件產品200多種;與日本住友、三菱電梯、西繼迅達、德國林德、凱傲等國外知名企業以及中國重汽、北汽福田、江蘇常柴、常發、江動等國內多家大型企業及上市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5月19日,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與中國社科院半導體所夏建白院士合作的“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院士工作站”成立,院士工作站+產業園,使光宇如虎添翼。
山西光宇作為國家科技部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連續承擔了兩項國家“863”攻關項目和省科技攻關項目10余項,在大功率LED高效、綠色照明的關鍵技術環節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已獲得46項國家發明專利,連續5年進入中國LED照明企業25強,在2014年度中國LED路燈企業競爭力排名活動中獲得第一,產品出口78個國家和地區,排在前十位的是印度、日本、中國香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尼日利亞、澳大利亞,其中,印度、日本、中國香港分別占到了20%、15%和10%。
綠色為本 構筑創新領跑高地
“科技、產業、生態、城市”相互融合,使臨汾顯露出發展魅力,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
2012年,臨汾在全省率先啟動“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同時緊盯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廣泛開展專業化、集群式大招商活動,出臺了經濟帶協同發展新機制:打破縣域限制,在項目招商和土地利用上,建立統一運作、利益分享新機制;在利用金融資金上,實行市內異地貸款;在信息發布上,建立市一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在人才流動上,實現經濟帶內自由流動。
筑巢引得金鳳來。
奧特萊斯臨汾“芭蕾雨”項目由天津物產集團和中國基建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占地3000余畝,是目前臨汾市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現代服務業項目。
該項目2013年6月17日在堯都區的一片灘涂地破土動工,目前園區商業部分風情購物小鎮主體竣工封頂,預計今年年底投入試運營。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營業收入可達100億元,帶動2萬人就業,形成容納10萬人口的特色衛星小城鎮,成為臨汾人的“購物天堂”。
在山西鈴木電梯有限公司半成品制造車間,記者看到,貼著甘肅合水縣、我省曲沃、稷山等地的集裝箱待發。據介紹,今年已簽單213部,發貨146部,8月份按回款已安排43部,忙不過來。該公司投巨資建立了電梯遠程監控中心,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對電梯運行狀況和電梯內乘客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有效提高了乘客和電梯安全性能,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190萬元。侯馬志盛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致力于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研發和生產,產品主要有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太陽能路燈等,并按照循環經濟要求,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太陽能發電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
浮山縣科技工業園區廣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里,5名博士、碩士蝸居大山創業,研發生產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零部件。
該公司是惠普公司在全球唯一認證的定影膜和定影器供應商,是國內唯一能夠生產高品質定影膜的專業生產商,在定影膜及定影組件制造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公司自主研發申請并獲得專利1項,同時還擁有非專利專有技術,如電腦微控噴涂技術、無縫樹脂圓筒二代成型技術、超薄金屬無縫圓筒成型技術、定影膜制造技術等。
位于侯馬開發區的山西方略保稅物流中心,是全國23家保稅物流中心之一,我省唯一的保稅物流中心,為省政府確立的“無水口岸”試點、大通關平臺和融入國際市場的“匯聚點”,具有輻射和帶動環線300公里物流資源功能,現在已發展為全功能、多節點、廣覆蓋的第三方現代物流企業。
8月16日下午,臨汾民航機場首次校飛,即將開啟臨汾融入世界、世界走進臨汾的空中通道,形成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立體交通網絡,進入“臨空經濟”新時代。
聚才引智 成就信息化新業態
今天的臨汾,“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興業態,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
臨汾發展“互聯網+”具有先天的人才優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北大12名研究生到臨汾普及推廣計算機應用,原國家經貿委在臨汾召開了全國現場會;1999年,我國首家計算機網絡技術學校在臨汾誕生,新華社當年報道稱“這里留下了與世界文明接軌的足跡”;該校現已發展為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年來為全國培養計算機應用人才2萬余人,其中有3000余名畢業生分布在臨汾各行各業,100多名畢業生進入百度、騰訊、新浪、京東、小米等全國知名企業,享譽全國。
由于中國市場存在剛性購物需求,近年來“互聯網+”迅猛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商貿業是侯馬的傳統優勢產業,擁有23個綜合專業批發市場,年銷售額100億元以上。去年,侯馬市委、市政府將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振興商貿經濟的重要舉措,大力推動,一大批有識之士紛紛投身電商領域,“馬上購”電商平臺、“窩麥良品”網上超市、“前店后廠電子商務公司”等電商企業如雨后春筍,迅猛發展。
今年6月,侯馬市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隨后又入選阿里巴巴“千縣萬村”電商進農村山西試點縣,網絡消費風行城鄉,成為我省唯一進入全國電商百強的縣(市)。
“馬上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目前為我省最大的電商平臺,也是國內首家B2B2C模式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上線運營短短8個月時間,成功簽約1400余家商戶,800多種商品,上傳的商品達上萬件,平臺注冊會員近萬名,輻射周邊20多個縣市。
該公司董事長金波大膽探索,打造了“互聯網+農村”新模式。8月初,馬上購·中國“筑夢新農村”活動在浮山、大寧兩縣實施,免費培訓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在各村布設站點,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電商工作站還兼農村快遞收發點,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
侯馬開發區電子商務也風景獨好。侯馬開發區被商務部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兩年多來,吸引50余家電商企業入駐,年網絡交易額30億元,零售銷售額破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近萬人就業。
侯馬開發區山西偉濤集團由食品、餐飲、科技、農業養殖四大板塊組成,去年建成我國第一條速凍盒飯生產線,被確定為我省“放心早餐工程”實施企業,現已成為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供貨方,目前該公司已與北京多個景區、大型物業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偉濤集團的現代化運作,把我們帶入“互聯網+”的新天地。
偉濤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聯合開發餐廳智能機器人,將實現“無人餐廳”,顧客只需在線上下單,定好時間,到餐廳后就有機器人將預定好的飯菜端上餐桌,為國內餐飲服務業首創。
偉濤集團讓一臺臺全自動智能售飯機進小區、校園、景點等公共場所,人們通過網絡下單、網絡支付,便可享用安全、衛生、味美的平價食品,24小時工作,將掀起食品行業新一輪革命。
偉濤集團董事長孔鵬偉用PPT向記者興致勃勃地介紹道:“我們把每臺自助終端視為數據采集器,第一批將鋪設5000臺終端機,預計每臺平均每天銷售80份產品,年銷售近1.5億份,龐大的會員數據同時還將成為公司無形資產。”新興產業,撐起了臨汾綠色崛起的脊梁。(摘自8月19日《山西日報》)李宏偉 肖卉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