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通訊員 侯建兵 侯麗娟) 今年,汾西縣以實施工業強縣、農業富民、三產活縣、城鎮擴張、社會和諧五大戰略為引領,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投資1.65億元興辦十件利民為民實事,著力解決醫療保障、文化教育等眾多備受關注的民生課題。
十件實事包括助教興學、醫療衛生、新農村建設、社會保障等10個方面49項。助教興學方面,投資2819萬元,實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免費午餐工程,繼續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和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醫療衛生方面,投資5723.67萬元,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婦女健康工程,完成112000余農民的就醫報銷、11項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和傳染病的控制;農村設施方面,投資1311.82萬元,完成建設農村改廁項目任務1000座,8個鄉鎮89個行政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780盞,解決2520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就醫培訓方面,投資313萬元,扶持婦女創業就業,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500人,創業培訓4期120人,肉雞養殖產業技術培訓200人次,發放小額貸款貼息15萬元,實現勞務輸出3000人;優撫助殘方面,投資304.05萬元,提高民政對象醫療救助標準,對4000名職工實現大病醫療互助,救助500名困難職工;農牧服務方面,投資1598.08萬元,新建戶用炕連灶1152戶,新建3000畝扁桃示范園基地和2200畝雨露香梨示范園基地,補貼各類農機具290臺;城市配套方面,投資460萬元完成現場北環路行道樹綠化種植,高速引線綠化面積3200平方米,安裝34盞路燈,建設3G基站4個;文化旅游方面,投資258萬元,維修姑射山真武祠,并重建東西兩院500平方米,修建草坪門球場346平方米;技術推廣方面,投資290萬元,實施小麥保護性耕作面積10000畝,扶持中小微企業20戶和5個基層農技推廣站及設備配置;社會保障方面,投資3378萬元,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完成覆蓋51000人,41000噸低收入農戶冬季取暖用煤,為“4050”下崗職工進行養老保險補貼。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