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地稅收入逆勢上揚,共完成411050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8.71%,增收32935萬元。
數字凝聚了全市稅務干部職工的艱苦努力和辛勤付出。
2009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回顧2009年的稅務工作,稅務人形容“稅收收入形勢極其嚴峻”,“組織收入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這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山西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稅收大幅下滑。臨汾作為煤炭大市,全市原煤的生產受到市場變動和一系列安全整頓、煤礦重組整合等多重影響,更是首當其沖。
數據顯示,2009年11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327.52億元,下降3.72%。原煤產量2185.52萬噸,下降24.80%,發電量50.17億千瓦時,下降8.30%,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27.96億元,增長39.2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247.77億元,增長21.60%。
截至2009年12月2日,全市實現復產的煤礦只有42座。截至10月底,全市原煤產量1925.71萬噸,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8.80%,減少780萬噸。
1至11月份非煤礦山僅完成稅收2371.2萬元,比同期的9459.6萬元,減少74.93%,減收7088.4萬元。
……
從數據分析,全市經濟回升主要靠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主體產業的指標仍處于負增長。加之,我市大部分重點工程項目多屬上游產業,經濟形勢回暖到我市實體經濟的拉動也需要過渡,新增稅源明顯匱乏。
面對困難,全市國稅和地稅系統的干部職工凝心聚力,深刻洞察全市經濟和稅收走勢,充分利用稅收電子化手段及時全面對稅源情況進行分析預測,集中一切可用的人、財、物力,強化征管,挖潛增收,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國稅:以精細促提高 向管理要收入
提高稅收征管是國稅工作的重點,市國稅局以精細促提高,向管理要收入,圍繞“核查、滲透、落實”,做好“大征管”文章。
核查——細管深究促提高。市國稅系統通過開展稅收征管狀況分析核查,加強了薄弱環節稅收管理。查出各類應辦未辦國稅登記2034戶,追繳稅款28萬元;對小石灰廠、小石料廠等小企業開展專項檢查,共檢查340戶,增加收入703.36萬元。對各種建筑材料的稅收管理,通過掌握重點工程項目立項、中標、建設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與工程項目部門溝通,確定工程項目采購的大宗材料物資來源,核查供貨方的發票開具和申報納稅情況。對各地拍賣公司、二手車交易公司、金銀手飾等行業,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強化管理。綜合運用工商、質檢等部門提供的企業信息以及稅務登記信息,對街道、車站、商場租賃柜臺業戶、寫字樓、住宅樓內的經營業戶進行清理檢查,消除漏征漏管,共查出漏征漏管2044戶,調整定額171.52萬元。同時,實行清欠問責制,千方百計清繳欠稅。要求煤焦行業、非煤礦山企業當年不能發生新欠,對關停企業提前介入,采取稅收保全措施,堅決防止新的欠稅。
針對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斗爭和稅收專項檢查、專項整治工作,國稅系統專門成立了52個檢查組,加大了稅務稽查力度,共查補稅款7570萬元。在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方面,成立了打擊發票違法犯罪專項整治領導組,與公安、工商等單位聯合開展治理,目前已查處4起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涉及稅款189.2萬元;同時積極查處舉報案件和省局督辦、交辦的案件3起,直接受理舉報9起,查結上年舉報2起,查補143.99萬元。截至目前,累計實現稽查收入1.517億元,其中稅款11442萬元,罰款900萬元,加收滯納金2828萬元,占全市稅收任務的2.17%。
滲透——創新技術促征管。市國稅局從強化重點稅源監管入手,樹立信息管稅理念,強化納稅評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為重點,以對涉稅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為主線,樹立稅收風險管理理念,健全稅源管理體系,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強化稅收分析預警機制,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從公安、電力、煤運公司等部門獲取信息,通過“四位一體、三級聯動”平臺,針對性地實施納稅評估。對重點行業建立和完善分行業評估模型,重點對煤炭、電力、金融、煙酒銷售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專項評估。目前已建立煤炭、電力、金融、煙酒銷售等12個行業的評估模型,評估納稅人1337戶,增加收入3077萬元。
落實——立足落實保任務。市國稅局加大對稅收征管、執法考核的力度,以落實促管理,以管理促收入。
通過嚴明紀律、嚴格考核,使依法治稅和科學管理的成果最終體現到稅收增長上。2009年7月,該局召開“建設法治國稅、嚴格規范執法”現場觀摩會,把各縣(市、區)局局長、分管局長、綜合業務科股長、管理分局局長全都集中起來,參觀學習典型縣市的先進經驗和資料范本,提出了規范執法管理體系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工作要求,目的就是要通過構建規范執法管理體系,為組織收入奠定基礎,開辟道路。同時,通過開展組織收入督查工作,及時檢查和督促任務的落實完成情況。市國稅局班子成員分別聯系3至4個縣和一個重點企業,科室監控1至2個縣市局,分別就組織收入攻堅的安排部署、督促落實、各縣市經濟稅源變化、地方政府對國稅工作的態度以及收入預測進行了督查。督查工作進一步統一了干部思想,堅定了信心,有效促進了稅收任務的完成。
與此同時,全市國稅系統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去年一年,共計減稅8.14億元,有力支持了企業的發展。
地稅:以重點保收入 以創新保增長
去年一年,全市地稅干部從大局出發,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勇挑重擔,不僅要完成任務,而且要力爭超收。為此,他們提出了倡導“大縣缺口小縣補,能補多少補多少”,并要求收入進度較好的單位多做貢獻,為促進省、市“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政策措施的實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大局,做出應有的貢獻。
結合全市經濟稅收形勢,市地稅局在組織收入上不斷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主要抓住了重點稅源大戶,加大了對重點稅源、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稅收監控力度,并加強跟蹤監控臨汾重點工程的進展情況,準確及時地把握重點工程的生產經營狀況和工程進度;緊緊抓住征管薄弱環節,進一步發掘稅收潛力,強化稽查,深入開展了房地產及二手房交易市場的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代征、代扣制度,從源頭上強化稅收征管;并從主導煤焦鐵行業發展狀況、主要產品市場供求、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多個方面,更加深入、細致地進行調查和分析,變被動接受為主動了解,加強了與市直各經濟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為各項收入穩步增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和科學決策。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措施,克服困難,千方百計,確保了收入進度。
根據全年任務缺口,市地稅局多次召開縣市局長稅收收入分析會,重新下達了調整后稅收收入任務,并把此項工作列為年度班子考核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進入11月份以來,先后三次召開全市收入專題會,市地稅局黨組成員分成三個小組,帶領相關科室人員,深入各個縣市,督查市局組織的重點稽查及各項專項檢查工作,全力督促收入。同時強化收入預測,11月份5日一報,12月份一日一報,及時把握各項收入進度變化情況,同時實行重大情況報告制度,對收入工作中出現的重大情況,及早報告,盡早研究和解決。對不能完成任務、組織收入不力、影響全局收入的縣市,將嚴格按照目標責任制來考評。
強化地方稅種的管理,以小補大,增加地方財力。這是市地稅局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指導方針,尤其是強化地方稅種的征收管理,以小補大,確保了地方可用財力的增加。2009年,全市車船稅完成2963萬元,比去年增長29.56%,增收676萬元,土地增值稅完成3008萬元,增長45.95%,增收947萬元,印花稅完成8001萬元,增長10.18%,增收739萬元。市地稅系統始終堅持“地稅工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地稅干部為納稅人服務,地稅機關為基層服務”的“三個服務”理念,變強制管理為優化服務,以人為本,多從納稅人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延長了辦稅服務廳上下班時間,全面供應代開發票,想納稅人之所想,急納稅人之所急,辦納稅人之所需,全力做好納稅服務。
有人把稅收比做國家的血脈,社會和諧的潤滑劑,稅收興邦惠民,擔當著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國計民生的重要角色。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全市稅務系統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稅務工作宗旨,為我市科學發展、安全發展、轉型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本報記者 李曉琳 王長波)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