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臨汾民航機場奠基現場。閆銳鵬 攝
一
這一天,備受平陽兒女熱切關注的臨汾民航機場復航改造工程隆重奠基。多年來,關注、支持臨汾民航機場建設,并為之付出艱辛努力的省、市領導們親臨現場;數千名熱心市民和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一大早也趕到了這里……
上午11時30分,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小鵬宣布:“臨汾民航機場復航改造工程開工!
伴隨著激昂的鼓聲和隆隆的炮聲,平陽大地沸騰了。
市委書記謝海深情地對422萬臨汾人民說,臨汾民航機場的復航改造,將開啟臨汾融入世界、世界走進臨汾的空中通道,構筑我市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其意義不僅在于機場本身,更重要的是為臨汾對外開放打開了一個重要的“窗口”和“門戶”,也為臨汾經濟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對于進一步改善我市交通運輸體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擴大臨汾影響,優化投資環境,開發我市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促進我市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上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建設新型工業大市、區域中心城市和中西部經濟強市,推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先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根據規劃,臨汾機場復航改造工程本期目標,2020年旅客吞吐量43萬人次,貨郵量為1500噸以上,遠期目標,2040年旅客吞吐量140萬人次,貨郵量5000噸以上。機場按4C標準設計,本期機場跑道長2600米,寬45米,航站樓面積4200平方米,可起降波音737、空中客車320等系列飛機。停車場面積3500平方米,機場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助航燈光、供水、供電、供油、消防救援及輔助生產設施。總占地面積2377畝。遠期用地2637畝。項目總投資約4.46億元。
二
馬自強,山西方略保稅物流中心副總裁。該物流中心是經國務院授權,由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委聯合審批的全國25家保稅物流中心之一。目前,該中心的進出口業務已涉及澳大利亞、巴西、印尼、墨西哥、菲律賓、哥倫比亞、日、韓、歐美及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馬自強說,物流行業的發展中,交通優勢是第一位。侯馬開發區是國家商務部確定的全國22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近年來,東部沿海一些加工貿易企業受成本驅動和發展擴張的需求,逐漸向內地轉移,這些加工貿易企業大多數是生產電子、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體積小、重量輕,最適合于航空運輸。但是由于沒有機場,使一些企業落戶受到了影響。之前,方略物流中心的航空進、出口業務,都需要通過快遞在北京、西安機場接送,如果臨汾有了機場,我們就可以實現航空聯運,不僅快捷、方便,而且效率非常高。侯馬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旱碼頭“,商賈云集,物流行業就是基于商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臨汾機場的建設,會使我們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它必將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把我們的產品及時運出去,讓外面的人們不但認識臨汾,更認識我們臨汾的特色產品。”電話那端,一位在深圳從事多年土特產批發的古縣老板聽說家鄉要建機場了,高興地一連說了好幾個“這下可好了”!他說:“有了機場,南方人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品嘗到我們家鄉的美味了。咱們的土特產在那里很受歡迎,以前,都是通過火車運輸,時間長,又不方便。”
“建機場,將會對旅游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運城機場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已經從事了20多年旅游工作的市旅游局市場科科長張麗霞為我們分析到,目前,交通是制約臨汾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就是要“旅”要“快”,只有旅途快捷了,游客才有更多的時間來玩,玩好。從我市的情況看,鐵路多年來一直是我市游客外出和進來的主要渠道,但自從臨鐵分局撤銷之后,在臨汾停留的車輛減少,相應的購票也成為一大難題,不僅要跑到太原和侯馬去買票,而且在客運高峰期,還經常是“一票難求”,這些無疑都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公路方面,臨汾主要依托的是大運高速公路,還有青蘭高速和晉侯高速;航空方面,我們沒有機場,這是一大空缺。運城建了機場之后,當地政府針對沿海的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推出了兩日游精品線路,運城機場為此專門開設了周末航班,沿海的客人周五下午坐航班到運城游玩,周日晚上返回。這條線路吸引了沿海及海外的不少客人。張麗霞說,臨汾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更是許多地方所無可比擬的。相信臨汾的旅游事業隨著機場的建設,一定會引來五湖四海更多的觀光嘉賓。
在臨汾機場奠基現場,當看到熱鬧的場景和沸騰的人群,喬李村71歲的李俊杰老人激動不已。他說,現在,農村經濟條件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建機場,不僅是市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許多農民的期盼。他告訴記者,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喬李機場剛通航時,就邀請村干部們坐飛機。那時他在村里擔任會計,還坐上飛機在天上繞了一圈呢。“真高興,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機場復航,我還要等到起航的那一天,再在自己家門口坐上飛機呢。”老人興奮地說。
三
市發改委主任鄭建文為我們做出了更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市正在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傳統產業的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為方向,以建設中西部最大的煤化工和機械制造基地為目標,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機場的建設是我市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鎮化步伐的重要舉措。多年來,在我市三次產業中,工業已經穩定的占據了第一的位置,占到三次產業總值的65%左右。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城鎮建設的發展,吸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向城鎮的聚集。據預測,2010年,城鎮化人口將達到200萬人左右,全市第三產業的比重預計要達到40%。機場的建設,會進一步加快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速進出口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有價值產品的生產和運輸,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旅游業已經納入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圍繞“黃河魂·中華根”為主題的旅游產業是具有特殊性和稀缺性的旅游資源,未來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民航作為交通領域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快捷、舒適、高檔次的服務特性是其它交通模式所不能替代的。機場的建設在促進本地區旅游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還可以拉動酒店、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
機場建設對完善地方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也將產生積極影響。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6082公里,89%以上是等級公路。大運高速縱貫南北,青蘭、晉侯高速連接東西,全市高速公路里程達468公里,占全省的12.6%。長治至臨汾、臨汾到壺口的高速公里也相繼開工。臨汾被國家確定為196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全市地面交通網絡已初步形成。恢復開通民航運輸,有利于解決運輸方式單一,通達能力不足的矛盾,對建立鐵路、公路、民航協調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意義重大。
“臨汾地處太原、西安、鄭州‘金三角’的核心區域,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在時間就是效益和生命的社會發展環境中,機場建設的重要意義愈發顯現出來。”臨汾民航機場籌建處副主任韓金虎說,建設臨汾機場,構筑快速的空中通道,將為臨汾市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化競爭和合作,吸納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對我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臨汾機場開工建設了。這不但是臨汾人民生活中的大喜事,更是臨汾經濟社會發展的福音。相信隨著臨汾機場建設的全面鋪開,臨汾人民的藍天之夢必將實現,臨汾經濟社會的發展必將展翅騰飛。
(記者 李曉琳)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