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矮矮、道路窄窄、灰頭土臉”,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對蒲縣縣縣的印象。城市建設滯后、出境通道不暢,不僅影響著全縣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而且也制約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為此,蒲縣以建設宜居宜業山水新城為目標,大力加強城市創建。高起點規劃,邀請同濟大學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縣城規劃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大動作實施,全方位管理,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為重點,掀起了新一輪城市建設大會戰。同時,總投資5億元,啟動實施了錦繡大道、體育館、高級中學、蒲伊南街貫通、城區河道治理、翠屏山森林公園、荊嘉路景觀工程、集中供氣等20項重點工程,通過一大批城建項目的建設,使城市面貌有一個質的飛躍和大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2008年以來,蒲縣每年確定100項重點工程,連續兩年,城市建設基礎實施每年投資5億元以上,實施工程22個。其中,投資上億元的有蒲子文化中心、縣醫院、縣賓館工程;投資5000萬元的有荊嘉路、污水處理廠、保障性住房工程;投資上千萬元的有信合大廈、農資大廈等工程項目,年內將全部竣工使用。
目前臨汾市唯一“功能齊全、設備完善、理念創新、獨具特色”的綜合性場館蒲子文化中心,已經與世人見面。作為改善縣城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民生協調發展的重點項目工程——污水處理廠,9月18日完成了聯動試車,開始試運行。目前,整體運行趨于正常,正在申請環保部門組織驗收。
按照國家二級客運站標準設計建造的汽車站于2008年6月30日開工奠基,2009年8月竣工。
新汽車站的建成,成為蒲縣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對滿足乘客出入行需求、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起到巨大作用。
錦繡大道工程是縣委、縣縣府2010年深入推進城市創建戰略,確定的全縣十件大事之一,各項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該工程在桃灣西區將形成“三縱六橫”的交通網絡,為縣城今后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成為蒲縣西區的一大亮點。
荊嘉路景觀工程是2010年縣委、縣縣府確定的重點工程之一。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部完成,準備竣工驗收。荊嘉路景觀工程的完成,將為綠色蒲縣、生態蒲縣增添新亮點,對提高城市品位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生態恢復縣城段河道治理一期工程主要功能為防洪、截污、蓄水和美化城區環境。工程在原河道范圍內進行改造,建成后將使縣城防洪達到20年一遇的標準, 消除兩岸居民汛期安全隱患。工程建成后,城區河道將形成沿河帶狀公園風景娛樂休閑區,與蒲子文化中心、蒲伊廣場、翠屏山森林公園連為整體景觀,真正把蒲縣打造成為天藍、水清、山綠、景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宜居、宜業的生態型山水園林縣城。
翠屏山景區森林公園工程由北京林林業學設計。工程定位為春有花、夏有陰、秋有色、冬有綠、夜有景,登山鍛煉、休閑游樂的城郊森林公園。工程建成后,將與蒲子文化宮、蒲伊廣場、昕水河蓄水景觀連線成片,成為集文化活動、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翠屏山景區,對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構建和諧蒲縣起到促進作用。
臨大線百里綠色長廊建設工程總長52公里,工程總預算投資1832萬元。工程設計堅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宜針則針、宜闊則闊、適地適樹”的原則,給人以滿目蔥綠和置身于森林環抱的感受,體驗到身邊增綠的氣息,確保冬季有綠,四季景異,形成一幅色彩斑瀾、景致此起彼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畫卷。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工程占地面積約30畝,投資總額約5000萬元。體育館設2000座—2500座席,是一座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體育館。建成后,將成為臨汾市一流的縣級體育館、蒲縣標志性建筑之一。
蒲城110KV輸變電工程總投資5455萬元,擔負著蒲縣縣縣、紅道、山中、古縣等鄉鎮人民生產、生生用電重任,同時也是蒲縣西部電網的重要支撐點。工程建成后使得蒲縣市政建設和西部經濟發展的電力需求有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極大優化縣域電網布局,為電力企業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蒲縣的變化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得到,我們也相信蒲縣的明天更加美麗。”老百姓臉上洋溢的燦爛笑容,讓這個冬天變得格外溫暖。隨著一項項項點工程的實施完成,在不久的將來,堯師故里必將生機盎然,蒲子大地定會美圖舒展。
(記者 王隰斌 盧凱)
來源:臨汾日報晚報版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