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覺得要培養學生良好傾聽習慣,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做學生忠實的傾聽者。
教師有效地傾聽,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享受表達的愉悅,讓學生覺得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當學生發言時,教師應首先帶頭傾聽,適當進行指導或評價,為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榜樣。
(2)激發學生的傾聽欲望。
小學生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一節課內不可能40分鐘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可以在課中適當安排一些活動環節。如低年級可以安排課間操,運用兒歌組織教學,中年級則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動手操作的活動,動手畫一畫,折一折,擺一擺或搶答、比賽等。
(3)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課堂傾聽必須做到“五心”。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不笑話別人,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4)有意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這其中包括防不勝防法,上課時突然指名學生發言,或是故意指名開小差的同學發言;真誠贊揚法,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時、適當地評價,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持之以恒法,不論課堂上還是課外,教師都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學會傾聽等。
(5)召開主題班會,確立共同的班級傾聽目標。
定期召開“會傾聽,會學習”的主題班會,師生一起討論課堂上不會傾聽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危害,剖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共同制定班級學生的奮斗目標。要建立一個可操作的評價體系,設置統計機制和獎勵機制,從外因刺激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傾聽別人發言,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學會欣賞其精彩之處。
作者:汾西縣第二小學 武春麗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洪洞堤村鄉李村關工委工作紀事
下一篇: 鄉寧縣普及大眾廣播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