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們交流雕刻經驗。
席武生的《大展宏圖》
劉玉川的作品《懷春》。
何雙保的《蜻蜓點水》
張保生的作品《牛氣沖天》。
他們中有農民,也有在職干部、退休干部,有工程師,也有個體戶,相同的愛好,讓他們聚在“蒲縣山之魂根雕藝術協會”,共同實現夢想。近日,記者有幸在蒲縣蒲子文化宮見到了這些根藝愛好者。
何雙保于2011年開始擔任“蒲縣山之魂根雕藝術協會”會長。記者進門后,他正和五六個會員仔細端詳著一件根雕作品。該作品惟妙惟肖,這用的什么雕刻手法?這兒再處理一下就更好了,議論聲此起彼伏。
談到各自與根雕的緣分,根藝愛好者開始你推我讓,卻又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因為熱愛!”“我是一個農民,世世輩輩都和種地打交道……”今年62歲的閆記鎖是蒲縣蒲城鎮桃灣村人,也是根雕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現任根雕協會副書記兼秘書長。
1998年一次上山砍柴的經歷讓閆記鎖意外與樹根結緣,在一堆柴火中,他發現了一個象形小樹根,感覺特別像專門制作的藝術品,十分討人喜歡,從那以后他的尋根之旅一發不可收拾。后來他在建筑工地打工,沒事時就看一些美術方面的書籍。“創作根雕作品時不要輕易動手,有些作品一目了然,有些則需要靈感去好好構思、取舍?!遍Z記鎖說。
這時,根雕協會常務理事劉玉川接過了話茬:是啊,家里有塊木料都放了好幾年了,一直沒舍得動手,不時圍著它看看,能不能雕出個新意來,就怕把好料浪費了。”劉玉川說,根雕藝術講究七分自然,三分人工,它不同于石雕、木雕,可以復制。根雕一般是沒有復制品的,它只能根據樹根的原始形態進行雕琢,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要保存它原始天然的風貌。
你看這是什么?順著劉玉川手指的方向看去,這不是一頭牛嗎?”記者反問道。原來,這個名為《懷春》的作品是他的處女作?!斑@幾乎就是一件天然的沒有經過雕琢的作品,當時發現這個根的時候,就一直在琢磨,沒想到拿回來后,許多人都說像一頭牛,而從它的形態、體征來看,像極了一頭發情的公牛,就把它取名為《懷春》了?!痹趫龅娜硕季劬珪竦芈犞?。
劉玉川的根雕作品也經常在各大展會上展覽,前不久參加了山西省首屆文博會,他的作品引得無數參觀者拍手叫好。
據了解,一件完整的根雕作品要經過選材、浸泡、去皮、殺蟲、雕刻、打磨、上漆等一系列繁瑣的環節,一件極小的雕刻作品都要花費創作者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根藝講究因材施藝,即在原樹根形狀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和修飾,制成形象各異的根雕作品?!币幻麩釔鄹嚨膫€體工商戶張保生說。作為協會元老、協會副主席的他,對根雕可謂一見鐘情。
197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保生和根結緣,后來一有時間便到處尋根,他笑著說:人家的床頭柜里都是放衣服,我全放的是一件件根雕作品……”他的作品《牛氣沖天》也獲得了無數叫好聲。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自己的創作感受?!皩涓M行根雕創作,要順應它本身的生長氣勢,盡量做最小的改動,有時甚至不做改動。”被大家稱作工程師的協會副秘書長席武生坐不住了,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原來,由于他從事的是測繪工作,經常要到野外搞勘察,因此他在找根時更注重象形。
“有一天晚上回家,我看到樹上有只鳥一動不動,觀察了幾分鐘,它絲毫沒有反應,我很納悶,于是便在路邊找了根樹枝試圖驚動它,誰知,那只小鳥依然按兵不動,再仔細一看,發現它就是一根樹枝……”于是席武生將樹枝帶回了家,而從其動態、體征來看,像極了一只銜著蟲子的小鳥,于是命名為《小鳥銜蟲》,后來該作品被英國人收藏。
之后的日子里,工作之余,席武生都會留意一些天然的根雕作品,他說,找到、雕琢一件根雕作品,固然是最高興的事兒,但應在不破壞植被的情況下變廢為寶。
記者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無論是大鵬展翅的雄鷹、抑或是曲折前行的靈蛇等,都透著大自然的氣息。
會員們都拿出了各自最得意的作品,何雙保也不甘示弱,拿出了一只置身于假山中的蜻蜓,該作品惟妙惟肖,在參加過的展會中屢屢獲獎。
此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根雕協會名譽會長王安保的作品《愚公移山》、56個民族》也獲得了無數好評;協會顧問李林的代表作《松鶴》、耄耋老人杜聚福的作品《NBA籃球賽》也以其傳神的動態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而薛貴明的實用性作品——《茶具》等,也以其細致、敦厚的形象受到人們的贊譽。
對于根雕協會下一步的發展,幾人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傳承。其實他們這一代主要起個傳幫帶的作用,希望有更多愛好根雕的年輕人,參與到這一文化中來,大家互相交流探討。同時,給協會“安個家”也是他們這些“尋根”人的又一心愿,有家后他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在一起交流了。
據了解,蒲縣始終將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作為重點,從文化育民、惠民的角度出發,改擴建段云書藝館,實施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實現文化資源信息共享,籌建文化產業展覽交易中心,開發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草之靈”麥草畫、紅之韻”剪紙、山之魂”根雕等文化品牌。
同時,對于根雕文化的發展,蒲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王曉暉表示,抓內涵,努力開展根雕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保護;抓規劃,大力建設以根雕藝術為中心的主題設施;抓宣傳,借臺唱戲廣泛參與區域文化對外推介活動;抓融合,著力推動文化與旅游的互動發展。(文/圖記者 亢亞莉)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安澤:每年1000萬元助力教育惠民工程
下一篇: 街頭錯別字 城市丟“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