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靜)“媽媽,不要走,我不上學……”剛踏入幼兒園的一些小朋友,不習慣父母離開身邊,每到上學的時候,都要上演一出哇哇大哭、依依不舍的戲碼。家長們也心疼地不知如何是好,看著孩子漸漸淡出視線,竟也紅了眼圈。
9月4日,記者途經市區體育中街、體育北街的幾所幼兒園時,看到不少孩子正躲在家長的懷里撒嬌,扯著家長的衣角,可憐巴巴地哀求著“我不想上幼兒園,我想回家”。一旁的老師笑臉盈盈,極有耐心地哄著孩子。
好不容易踏進了幼兒園的大門,孩子一回頭,又哭鬧著要找爸媽,哭聲頓時響成一片。“孩子初次來到幼兒園,都會有些不適應。有的孩子會吵著要回家,讓老師給家長打電話來接他。
有的孩子一直很安靜,卻不配合老師的安排,不吃飯也不洗手,顯得有些抗拒?!庇變簣@老師早已習以為常,用玩具、游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多呆幾天,對老師和周圍的環境熟悉以后,慢慢地就不怕生了,能和班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也就不再哭鬧了?!焙⒆右呀浰偷搅四康牡?,不少家長卻放心不下,一直蹲守在幼兒園門口。一位孩子的奶奶不停地向園內張望,臉上寫滿了焦慮:今天給孩子穿的背帶褲,他會不會自己解開,萬一尿了褲子,幼兒園有沒有替換的?不知道午飯合不合孩子的胃口,沒有我喂飯,孩子能吃飽嗎?會不會想爺爺奶奶,會不會想回家……”
一連串的疑問讓家長緊張不已,而離開了孩子的家長也覺得無所適從。家住朝殿三巷的趙女士覺得心里空落落的:這幾年,我都是圍著孩子轉,也沒有自己的生活。突然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我一下子就傻了,不知道腳該往哪邁?!?/p>
孩子大了,自然要松開家長的手,自行跨過高高的大門,開始全新的旅途。但家長和孩子都出現了不適癥狀,該如何緩解?“孩子離開家長,必然要經歷分離焦慮。作為家長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因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兒園,這樣只會讓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厲害。家長可以在睡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與孩子主動交流,認真聽孩子談談對幼兒園、老師、小朋友的印象,讓孩子知道這種分離是暫時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范楷建議,家長應放松心情,可以找朋友傾訴、逛街、健身等,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將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釋放出來,盡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著名攝影家李濟山來我市授課
下一篇: 開學了“入口”安全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