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環境提升年”作為今年我市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核心大氣環境提升工程是整個活動的關鍵。2014年,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截至12月30日,市區二級以上天數達239天,同比增加72天,其中一級天數40天,同比增加22天。1至11月,市區PM2.5濃度均值為0.064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PM10濃度均值為0.095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
年初,我市即出臺全市大氣污染防治2014年行動計劃,確保防治有的放矢;組織開展“冬病夏治”專項行動,整治市區臨街明火燒烤208處;投資千萬元整治、拆除市區鍋爐110余臺200蒸噸,各縣(市、區)拆除采暖鍋爐224臺399蒸噸。單此一項全市全年可減少使用原煤13.8萬噸,消減煙塵345噸,二氧化硫2208噸,氮氧化物406噸。
積極協調推動集中供熱供氣工程。市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67.3萬平方米,新增供氣用戶4100戶;各縣(市、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15萬平方米,新增供氣用戶22705戶。創新建筑施工工地管理,將市區129個工地統一編號,進行環保設施達標再驗收,重新換發施工許可證。各縣(市、區)參照市區對682個施工工地進行統一編號;對全市114個污染源下達治理任務;組織平川縣(市、區)及重點企業負責人赴河北、天津考察學習大氣污染防治先進經驗,積極結合我市實際完善治理措施。
嚴格控制污染物總量。市、縣兩級政府分別下發了2014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和責任分解,全市共鎖定43個重點大氣污染治理項目,真正做到了“明責任、定項目”。全市繼續推行局領導包聯重點減排項目制度,組織專項督查3次,技術培訓5次。同時,加快市區周邊企業搬遷步伐,華翔鑄造已完成搬遷任務;對渣土運輸車輛進行箱式改造,對特殊運輸車輛(水泥罐車)進行專項整治;完成217座加油站油氣治理任務,2座儲油庫完成治理設備安裝正在調試。
著力提升環境執法水平。立足“從嚴”、“安全”、“規范”三個層面,確保環境安全。強化從嚴意識。組織召開全市2014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會議,向17個縣(市、區)頒發了環境安全責任狀。全市先后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保障群眾健康、零點執法行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等15次大的執法活動,共出動執法人員28700余人次,立案302起,罰款910余萬元。百日會戰專項行動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1人,另有7名嫌疑人正在補充偵查;強化安全意識。確定100家重點監管企業和100家環境安全重點企業,實施無縫隙執法監管。制定下發我市環境保護重大事項約談制度,共對29家企業進行約談。截至11月底,共接到舉報案件542件。其中省廳轉辦信訪舉報案件42件。已處理539件,結案率99%;強化規范意識。以新的環境監察稽查辦法為依據,規范執法行為,防范執法風險,完成了全市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責任劃分,初步建立“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盯”的監管體系。組織編制了臨汾市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核定技術導則,進一步規范排污費征收。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下一篇: 臨汾戲劇協會迎新戲迷演唱會將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