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游地大肆采購當地特產或高檔商品,成為一些游客參加涉外旅行的主要目的。由于事先沒有做功課,或著了導游的“道”,不少人后悔一時沖動,多花了冤枉錢。
辦好護照,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出境游,對市民們來說不再是難事。52歲的梅雪和三位朋友看到韓國游僅需3000元/人時,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團。“由于團費較低,我們要從威海坐船去韓國。但是,我們事先沒有問清楚,之前繳納的團費不包含臨汾到威海的路費。”梅雪感到莫名其妙,出發前,我們補交了300元路費。到了韓國以后,導游說要給我們升級吃住套餐,又額外交了一些錢。”
出門在外,玩得高興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梅雪和朋友只在韓劇中了解過韓國,其余的情況一無所知。“幫別人帶化妝品,買錯了牌子還多花了錢。想買件衣服也去錯了地方,不知道該付現金還是刷卡。”梅雪回憶此行,感覺到一塌糊涂,“跟著導游轉了一些商店,買了幾套珠寶首飾,還有一些當地的特產,回來以后才覺得錢花得不值。出去旅游,最好不要買珠寶類的商品,水分太高。”
“買買買”成了涉外旅游的“主旋律”,質量無保證、高價購物和退換貨難同時成為游客們的“心病”。對此,臨汾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江栩表示:“消費者在報團時,不要被外在的價格所迷惑,要從旅行社的資質、口碑等多方面進行考量。簽訂合同時應明確團費所包含的項目、具體行程安排以及購物次數、自理費用項目等內容。”
“購物之前多思考,了解所購買的商品是否能用得到。消費者應親自參與購物的全過程,不要輕易委托導游或他人代理購物,同時保留好購物憑證。”江栩指出,對于導游的勸導、商家的宣傳和口頭承諾,消費者要保持應有的警惕。如果發現商家或導游存在強制消費或欺詐消費時,應及時收集相關的證據,避免直接沖突,依法主動維權。
出境購物莫“任性”,做好功課再下手。建設路某旅行社負責人郭經理提醒游客們:“一些國家和地區為鼓勵境外游客消費,對在退稅定點商店購買的隨身攜運出境的物品實行退稅政策。消費者在境外標有
‘GlobalBlueTaxFree Shopping’(環球藍聯退稅購物)的商店購物后,切記按照相關程序及時辦理退稅。”
記者 成華 李靜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臨汾小家電“看病”貴 修不如買
下一篇: 全市醫療行業首個英語培訓班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