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 強化管理 抓好隊伍 促進均衡
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郭璞)完成新改擴建24所農村公辦幼兒園,啟動建設臨汾市第三幼兒園,提高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所有學校實現“校校通”,大力推動足球進校園,實施關愛山區教師工程……記者在日前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將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有多項舉措惠及民生,滿足廣大群眾對于優質教育的需要。
凝心聚力夯基礎。首先要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今年要完成新改擴建24所農村公辦幼兒園的任務,項目已經確定,資金也已下達,項目縣也都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城區幼兒園建設規劃,啟動建設臨汾市第三幼兒園。繼續清理規范民辦幼兒園,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發展學前教育,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第二要統籌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重視特殊教育工作,每個縣市區都要完成1-2個特教資源教室建設任務,做好特殊教育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工作。提高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第三要提高職業學校服務能力。著力推動永和、大寧、汾西、安澤、隰縣職教中心建設,促進學校優化專業結構、打造專業優勢,全面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與水平。第四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所有學校(包括職業學校)實現“校校通”,通過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驗收的縣市實現“班班通”,所有教師開通“人人通”空間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互惠共享。
旗幟鮮明抓質量。一要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扎實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培養學生陽光心理與健全人格。確保開足開齊課程,重點解決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音體美等薄弱學科建設。大力開展社會實踐、科技創新、勤工儉學等活動,扎實抓好大課間活動、體藝“2+1”和陽光體育運動,大力推動足球進校園,著力建設一批足球特色學校。二要全面加強教育科研。全市教育系統將開展爭創“三優”活動,即優秀班主任、優秀教研團隊、優質高效課,持續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三要構建高效課堂。推廣啟發式教學和探究性學習,構建開放、自主、高效課堂模式。加強常態課的管理與監控,全面加強對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視導工作。
堅定不移強管理。首先要加強對民辦教育機構的管理。探索民辦教育機構分類管理工作,支持條件成熟的民辦教育機構做強做優,形成品牌。嚴格民辦學校收費管理,對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的不規范行為嚴肅查處,不合格的要吊銷辦學許可證。第二要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工作。讓精細管理、嚴格管理成為新常態。第三要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機制。認真落實我市學校安全能力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包聯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推進安全教育課程化,安全演練常態化,安全職責全員化。爭取今年年底實現校園監控全覆蓋,專職保安全覆蓋。第四要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加強中小學章程建設,全面推進校務公開、政務公開,在教育項目建設、學校招生、學生資助對象評審、學校財務收支等方面嚴格依紀依規按制度辦事。
從嚴從實抓隊伍。繼續治理學術不端、有償家教等師德師風失范行為,每個教師都簽訂《教師職業道德承諾書》。健全教師補充長效機制,實施山區教師定向委培計劃和特崗教師計劃,按需補充師資力量。實施關愛山區教師工程,完善教師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保障機制,繼續落實農村邊遠山區教師津貼標準,著力解決農村教師住房問題。
著眼大局謀改革。一要深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新的高考招生改革2018年正式啟動,各高中學校、招考辦及相關科室要結合實際制訂落實改革任務的具體方案,穩妥有序組織實施。加快推進高中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取消文理分科、開展必修分層、選修走班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縣、校兩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電子化管理平臺,建立誠信機制和公開機制,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針對性、有效性。二要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目標,消除城鄉間、學校間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的差距。全面啟動義務教育辦學模式改革,有效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基本實現城區學校“無擇校”、鄉村學校“無弱校”。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