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圓了景海鵬的航天夢
臨汾新聞網訊 蒼穹處,日月同輝,漫步其間,神劍怒嘯上九重,期待歸來慶成功。伴隨著神舟十一號飛向太空的不僅僅有景海鵬和陳冬兩位航天員,還有無數中華兒女注視的目光,更有在臨汾大地原母校恩師們對景海鵬的思念與牽掛。11月16日,記者在堯文化網站與原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基礎教研室主任藺長旺相遇,他曾是該校首創航空理論雙語教學的教員。當天,記者通過藺長旺,在網絡上與當年曾經教授過景海鵬的教員進行了溝通。
恩師牽掛海鵬
愿他一切安好
那是1988年的春天,教員白云和幾名干部將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畢業的100余名飛行學員從保定接回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而景海鵬就在其中,他是該校八八期學員。
在校期間,景海鵬所學習的理論課有飛行原理、空中領航、特種設備、發動機、空中射擊、航空氣象、軍事體育等十多門課程。時任航空理論教學的教師隊伍中的白云、熊紹安、周偉平、王建釗、郭臨平等,都曾為景海鵬教授過課。
白云時任該校的體育教員。他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年,22歲的景海鵬軍容嚴整,身上充盈著朝氣和活力,還說著略帶運城味的普通話,他的綜合素質在那批學員中名列前茅,無論是單雙杠、百米和1500米跑,還是機能練習、游泳和軍體拳,都很優秀。熱愛籃球運動的他,更是場上的佼佼者。”景海鵬性格開朗,任何時候看到他都是明亮的、光彩的、自信的、謙虛的,從未在他臉上看到不愉快,這點難能可貴。這種感染力,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正能量,像一團光芒,可以迅速傳遞給身邊的每個人。聰明、好學、反應快、理解與接受能力強是眾多時任授課教員給予他的評價。
據白云介紹,從景海鵬畢業至今他們共見過兩次,都是在香港。在他看來,景海鵬謙虛有禮、上進好學,而且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把自己重新歸零。白云強調,這是一個優秀軍人難能可貴的品質。
藺長旺告訴記者,景海鵬那批學員是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的第三批本科生,也是該校自1987年在空軍首創航空理論雙語教學之后,首批在畢業時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撰寫并進行論文答辯的優秀學員,受到了空軍軍校部領導的高度好評。在這批學員中,景海鵬脫穎而出,他畢業時的論文選題是航空氣象專業,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員熊紹安指導下,他不但能用雙語撰寫,而且論文也很有水準。此外,景海鵬的航空駕駛學習,也是在學院初教團和高教團完成的,他在臨汾實現了首次飛天。
“海鵬畢業這么多年,老師們中除白云外,唯有教員趙友富2010年時在北京西郊機場見過他和他的航天教練李慶龍。那次他們聊了個把小時。”藺長旺說,趙友富曾對他詳細地敘說過當時與景海鵬見面時的談話細節和那時海鵬接受航天訓練的一些情況,作為教員,我們很欣慰。”
成功絕非偶然,必定要經歷艱苦的努力和汗水的洗禮。如今,他們的學生景海鵬做到了,老師們為之驕傲、自豪。
母校雖已為歷史
但英名永存
說起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的歷史,藺長旺老師的心情既激動又興奮,同時又是沉甸甸的。這所學校雖然只存在了四十年,但該校教員、學員累計飛行了120多萬小時,先后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以及當時友好國家培養輸送了4000余名飛行員,培訓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00余名。
藺長旺告訴記者,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是以陸軍原川南軍區機關為基礎組建的。該部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八路軍129師771團,1951年初,川南軍區“一分為二”:一部分赴朝鮮作戰;一部分轉為軍區機關,1952年9月劃歸空軍建制。
1952年9月30日,經空軍黨委批準,由賴達元、劉明鑒等人組成臨時黨委負責領導部隊的轉移和航空學校的籌建工作。1952年11月15日,部隊從四川瀘州出發,歷經18天,跨越五省市,行程數千里,于當年12月4日到達創業目的地臨汾,拉開了航空學校艱苦創業的序幕。
1952年12月12日,正式命名臨汾航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航空學校,校部設在臨汾市,受中央軍委、空軍直接領導。
1992年8月,第十二航空學院與空軍第六飛行學院合并為新的空軍第六飛行學院,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的番號被撤銷。至此,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便成為了歷史。
學院雖然成了歷史,但該院培養了眾多“名人”,從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新中國打下美機第一人的李漢,長空雄鷹杜鳳瑞,駕機回歸的徐廷澤、黃植誠,到即將從神州十一號歸來的航天功勛景海鵬,他們都畢業于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
如今,28年前的事,當年意氣風發的教員們都已是花甲老人,神州十一號的飛天又將他們帶進了回憶。他們以博客的形式記錄者飛行學院的往事。藺長旺用微信與戰友們一同回憶當年景海鵬在飛行學院的點點滴滴。
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這句話道盡了老師的牽掛與期盼。思念與祝福已化作縷縷陽光,透過云層傳到神州和太空,遠方的海鵬,你感受到了嗎? 記者 王隰斌 祁欣
景海鵬成長經歷
1984年,首次報名參加空軍飛行員招考,由于身體原因落選。
1985年6月,考入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1988年,景海鵬順利從保定航校畢業,到連云港訓練基地。
1991年6月份分配到南空某部,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飛過殲六等機型,安全飛行1200小時,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6年底,景海鵬參加了航天員選拔。
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乘組。任務分配為03號返回艙值守航天員。
2008年9月28日傍晚,神舟七號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景海鵬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回。
2012年6月12日,入選 神舟九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乘組,分配02崗,并當選指揮長。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許,神舟九號順利發射,景海鵬與劉旺、劉洋一起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順利升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2012年6月18日14時許,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順利自動交會對接取得圓滿成功;17時07分許,景海鵬打開天宮一號艙門并順利進入天宮一號。
2012年6月29日10時08分,景海鵬從神舟九號返回艙順利出倉。
2016年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景海鵬、陳冬兩名宇航員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景海鵬擔任神舟十一號指令長。
2016年10月17日7:30分,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景海鵬、陳冬兩名宇航員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景海鵬擔任神舟十一號指令長。
2016年10月19日凌晨,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自動交會對接三個小時后,航天員景海鵬成功打開天宮二號實驗艙艙門,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景海鵬成為首個進入天宮二號的航天員。本網綜合
景海鵬陳冬 離開天宮進入神舟飛船
從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發射至今,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已經在太空工作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的任務已經接近尾聲。
17日,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并進入神舟飛船,之后將返回地面。據鳳凰網
責任編輯:實習生衛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