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絲絲入扣 動人心弦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李靜)慘無人道的抓壯丁,使多少人被迫遠離家鄉,無數個家庭因此破碎;隔海相望,割不斷的是血脈永相連的濃濃親情,還有渴望兩岸統一的期盼之情……日前,臨汾蒲劇院小梅花蒲劇團的新創劇目《老鸛窩》帶樂通排,市有關領導和市文化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觀摩指導。
《老鸛窩》是一部蒲劇現代戲,講述了國民黨出逃臺灣前四處抓壯丁,由此造成大規模的“移民潮”。此后的數十年間,天涯游子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從未間斷,與日俱增;家中慈母對兒子、賢妻對丈夫的牽掛從未間斷,望眼欲穿。
“盼望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太平歌……”劇中,陸槐根、楊臘月和滿倉、林楠、陸灣灣、陸東成等個性鮮明的舞臺形象,與之呼應的林先堯、陸母則一實一虛,相得益彰,以骨肉同胞的悲歡離合,烘托出呼喚祖國統一、渴望家人團圓的時代強音。
此外,要問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上老鸛窩。”這首廣為流傳的民謠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該劇將“老鸛窩”寓為“旅臺老兵”魂牽夢繞的精神寄托,承載著他們內心的依戀和期盼。劇中,看到來自家鄉的黃河水、堯陵土時,老兵們再也無法抑制自己對故土家園的強烈思念,多種情緒瞬間迸發。演員們的表演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令人潸然淚下。
在這部時間跨度長達40年的現代戲里,飾演男主角陸槐根的90后蒲劇演員周贏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我不僅要從毛頭小伙演至花甲老人,還要揣摩所演角色的性格和思鄉的情愫。
在排練過程中,我不斷地從一些反映旅臺老兵生活的影像作品中尋找靈感,找尋共鳴。”在演出過程中,他全情投入到這一角色,當陸槐根把山西老兵的骨灰帶回故里,當陸槐根與失聯40年的原配、從未謀面的兒子相見時,我的情緒多次到達頂點,更深切地理解到陸槐根的性格特點和內心活動。”“家的模樣心頭刻”,這句唱詞在劇中反復出現,讓臺下的人聽得心潮澎湃,腦海中不斷涌現那個年代的悲歡離合。有關領導對這部新戲給予肯定,同時討論和指出需要改進和完善的細節,期望該劇在首屆山西藝術節上大放異彩,傾力展示臨汾作為“中華戲曲搖籃”的深厚文化底蘊。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