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入口安全 提高防護能力
臨汾新聞網訊 高溫侵襲,如何正確保存食物?食物為什么會變質、腐爛?細菌、病毒是怎么形成的?……7月13日上午,臨汾晚報小記者團聯合臨汾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市疾控中心)開展了“食品安全開放日”活動。20余名小記者變身“疾控小衛士”,了解食品安全常識,探尋健康奧秘。
走進科學 觀察細菌形態
提起疾控中心,小記者們立即想到了“接種疫苗”。他們不了解的是,疾控中心還擔負著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實驗室危害因素監測與控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重任。
為了保障廣大群眾的健康,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們默默奉獻。這次,小記者帶著滿腹疑問,走近他們的日常工作。在該中心檢驗科科長王增良的帶領下,他們“全副武裝”進入神秘的微生物檢驗實驗室,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顯微鏡,并借助顯微鏡觀察藏在牙齒、頭發里的細菌。
“吃剩下的西瓜,如果不及時處理,會滋生大量細菌?!蓖ㄟ^光電顯微放大器,小記者清楚地看到了寄存于西瓜上細菌的形態結構。此時,王增良不忘提醒小記者,食物在高溫天中易變質,大家更須妥善保存食物,留心入口安全。
隨后,小記者來到生物安全實驗區,進入絕對無菌的P2實驗室,參觀了適用于病毒、細菌等病原實驗操作的生物安全柜。小記者李鮮悅聽得格外認真,她總結道:在顯微鏡的幫助下,我們看到了肉眼看不見的細菌,還了解到病毒是如何檢測出來的。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知識講座 普及食品安全
一提到“吃”,小記者們頓時來了興趣。但是,吃”也有學問,如果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就很可能引發食物中毒,造成嚴重后果。該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梁紅云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堂豐富的食品安全知識講座,并著重講解身邊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例。
“突發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使我們意識到曼陀羅離我們的生活很近。一家人無意間栽種了曼陀羅,并將其幼葉放在面湯及炒菜里。結果,根據食用量的多少,一家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有的自行緩解,有的需要用藥,有的需要入院急救。”梁紅云點出曼陀羅的圖片,許多小記者隨即驚叫道:“我在農村和公路邊見過,沒有結果的時候和野菜很像。”“去野外游玩時,切勿將隨意采摘的植物放進嘴里。”梁紅云以此告誡小記者,千萬不能食用來路不明及身份不明的食品,提防身邊的危險,并播放了一部小短片,讓他們從中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識。陪同小記者而來的一位家長說:孩子放假在家,飲食衛生更得注意。這堂課讓他們知道了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以及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庇歇剢柎鹫莆战】得艽a“食品安全五要點有哪些?”“高溫來襲,哪些食物不能多吃以及最好不吃?”……活動臨近尾聲,梁紅云開啟有獎問答環節。不過,這些問題可沒有難倒細心聽講的小記者們,大家爭先恐后踴躍回答。
隨后,小記者拋出了一大堆問題,如飲水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接水口會出現一圈綠色的苔蘚,飲用水會不會受到污染而產生細菌;塑料杯子能否直接接熱水;食物放到冰箱里,是否能延長保質期等等。梁紅云一一解答并強調,挑選食品要留心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堅決不吃過期、腐爛食品;炒菜、炒肉要炒熟,隔夜飯最好不吃;冰箱不是萬能箱,食品要按標準貯存,務必在保質期內食用。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預防疾病有很重要的意義。小記者們不僅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許多預防疾病的知識,還體會到了疾控工作的辛苦和疾控人的奉獻精神。
“雖然我媽媽在這里工作,但我對疾控中心的各項工作并不了解。感謝此次活動,讓我更全面地了解媽媽的工作,了解叔叔、阿姨工作的辛苦?!毙∮浾哔Z昕悅感慨,“我們身為小記者,要爭當‘疾控小衛士’,把健康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少吃油炸食品、少喝飲料、拒絕三無產品。生食與熟食要分開存放。關注食品健康與相關的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勝于治療?!?strong>李靜 蘇亞兵 閆怡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