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醫療技術和醫療質量直接關乎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作為全市首家“三甲”醫院,如何發揮醫院系統“排頭兵”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是繼續與兄弟醫院搶病源、拼數量走因循守舊的老路,還是勇擔重任走攻堅疑難雜癥的新路,市人民醫院領導班子果斷取舍,主動向攻克醫療難題發起挑戰。在三年半完成“12345”五年學科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又自我加壓,提檔升級,作出全面提升“醫療水平、學術水平、職工素養”三大核心競爭力,大力實施八大工程的“轉型騰飛三年規劃”,為全院醫療技術快速提升鋪就了一條科學、高效、堅實的道路。
勇做危急攻堅的“橋頭堡”
今年4月,市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科“開張”,開始收治第一批病人。4月29日上午,記者在放射科看到,每個患者腕部都戴有二維碼,經系統識別后,才能開展治療。這樣嚴謹的就醫程序,防止患者治療過程中被外界打擾。放射科主任白曉燕說:“腫瘤放射治療科自2014年創建以來,就對標省內一流,設備高精尖,人員70%以上都是研究生學歷,站在這個高起點上,切實為廣大腫瘤患者服務。”
市人民醫院核醫學科2013年12月開始籌建,醫務人員張麗強親眼目睹了5年來整個科室的籌備、建立及運營。用他的話說:“領導真給力!”因為在科室籌建之初,就購置了PET/CT這個“鎮科之寶”。PET/CT是一種高端的影像學檢查設備,堪稱“現代醫學高科技之冠”,主要用于腫瘤、腦和心臟等領域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同樣,該院檢驗科也擁有世界先進的檢驗設備,也是華北地區唯一一家美國貝克曼庫爾特示范實驗室。
在市人民醫院,像這樣瞄準空白領域,針對疑難危重患者,提前高標準籌建的科室,2018年之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大醫精誠惠民生。自2018年5月該院提出“轉型騰飛三年規劃”后,立足于打造全省一流的微創、介入兩大技術支柱,急救、婦產、兒科三大拳頭專業,影像、檢驗、超聲、病理四大基礎學科,心臟、神經、骨創、體檢和腫瘤五大醫療中心,先后建立了李兆申院士工作站、10個名醫工作室,重點籌建100個專病工作站,重點發展角膜、骨髓、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移植技術、將干細胞治療技術應用在腫瘤、血液病、糖尿病等方面,加快推進產前診斷以及宮內治療技術在生殖醫學技術方面的應用。積極推進護理臨床化、治療化工作,開展靜療、置管、創口、造口等專科護理門診,推進全院護理同質化。
市人民醫院以省級第一方陣優秀醫院為新的奮斗目標,對標省級、國家級頂尖水平,努力構建“醫院有重點、科室有特色”的發展格局,使各專業學科特色技術全面達到區域一流水平。
探索醫教研一體化新模式
2018年4月,市人民醫院成功晉升為山西醫科大第七附屬臨汾醫院(第七臨床學院),開啟了醫校深度合作模式,為實施“以教促醫、以研促醫”戰略轉型奠定了新格局。服務范圍已覆蓋全市17個縣(市、區),并擴展至周邊長治、運城、晉中等地市。
瞄準短板,持續發力。市人民醫院全面加快科研教學軟硬件建設,制訂科研教學樓整體設計布局方案及設備設施清單,重點提升臨床教學能力及水平,全力執行培英計劃。在全市牽頭組建了全科醫學、醫學工程、生殖醫學、介入及腎病等專業委員會,帶動醫療系統積極開展醫療學術活動。通過實施科研考核考評、設立科研專項基金,進一步健全科研獎勵機制等,充分調動全院科研積極性。2018年,該院舉辦學術活動112次,挑選10余名精英赴國外進修深造,外派196人次參加醫療學術活動。全年院級課題立項35項、廳市級課題19項,參加國家十三五項目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兩項,省部級課題3項,發表論文530篇,同比增長21.3%,其中核心論文69篇,同比增長228%,省級優秀論文4篇,市級6篇,獲市科協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獲“市長創新獎”兩項提名……這一串串數字無一不體現著市人民醫院醫、教、研的飛速發展。
“2014年醫院搬遷新址,院領導提出專業細化。當時覺得壓力重重,因為肝膽胰科手術難度大、風險大。但機會和挑戰是并存的,在克服種種困難后,驚喜地發現專業發展態勢良好,像我們醫院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全省排第一。我對醫院‘轉型騰飛三年規劃’充滿信心,因為這是我們醫院發展的最好時期。”市人民醫院肝膽胰科主任許其威感慨地說。
采訪期間,正值2018年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結果出爐,在全省20所三級公立醫院中,市人民醫院名列前茅,在市級醫院中排名第一。當記者為此表示祝賀時,市人民醫院院長蘇學峰卻沉著理性:“教學科研是醫院內涵建設的根本,而我們的弱項依然是教學科研,今后我們要在人才引進、技術提升、考核激勵等方面下功夫,爭取早日補齊我們的短板。”
迸發全院全員的創造力
醫者仁心鑄匠心。醫學是呵護生命的科學,更應該具有匠人精神。市人民醫院在培養醫師成為具有高超醫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責任感和工匠精神的引領。
對于醫生的培養,用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新升的話說:“就像種樹一樣,馬上顯現不出成果,但幾年以后,他們定能讓醫院綠意盎然。”
結合“轉型騰飛三年規劃”,市人民醫院以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專業學術素養、身體素養提高為重點,全面啟動全院全員素養提升工程。堅持立德樹人,加強醫院文化長廊、院史館、院歌、院訓等建設。“三基”建設、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科主任管理日、全員月度分層次培訓……一系列強化醫德醫風、行業作風、職業道德等工作在全院悄然興起。提高醫院職工專業學術素養,每月讀一本書、學術培訓等活動陸續開展;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賽一場接一場;樂隊、國旗隊等團體活動一浪高過一浪。通過全院全員素質提升工程,不斷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歷時5年的飛速發展,市人民醫院憑借硬件一流的嶄新院區,帶出了一支精神煥發的醫療隊伍。在2000多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該院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成員醫院;胸痛中心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引進了骨科數字化及3D打印微創技術,2018年8月市人民醫院多科室協作,成功完成我市首例TAVR手術,也是全國地市級醫院成功完成的第一例;生殖醫學中心實現全市“試管嬰兒”技術零突破……在這所醫院,每一場成功且具有突破性的首例手術,都意味著醫療水平向上攀爬了一個臺階。
今年“五一”節前夕,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許紅星捧回了“2019年山西省模范單位”榮譽證書,這是該院建院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我們最好的榮譽,‘一切為了百姓健康’是我們奮斗的目標,‘辦群眾滿意的醫院’是我們不懈地追求!”許紅星發自肺腑地說。
今天,市人民醫院已進入“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正在向著全省第一方陣優秀序列豪邁前進。
記者 王曉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