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柳編技藝傳承人免費提供柳條,向我們傳授編織手法和技巧,邊學習邊實踐的感覺真棒!”山西師范大學學生馮瑞對記者說。馮瑞所說的實踐,是近日由山西師大美術學院創新教學形式、精心策劃實施的“晉藝·百匠莘心”第一屆柳作材料空間設計營教學活動。
此次教學活動在山西師大美術館啟動,同學們分組合作,平日里習慣握筆的雙手,如今操起鋸子鋸龍骨,握彎鐵絲綁支架,拿起氣槍打鋼釘……
“原來傳承千年的柳編還可以這樣玩兒!”馮瑞感嘆道。美術館內,學生們創作的作品《奇思妙想》中,柳條與人物頭像立體結合,引導觀賞者在敬畏自然的同時,崇尚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堅韌,令人擊節贊嘆。
空間設計營要求學生們以柳條為載體,結合現代材料自行選擇小組設計作品。作品終期匯審由山西師范大學與觀昀柳編藝術生活館、生龍國際校企合作進行。
空間設計營主講教師、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劉昂說:“晉藝代表山西民間藝術,百匠即為山西豐富的民間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技藝,莘心指莘莘學子保護創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的熱心和決心。活動的目的是想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學生們的文化自信,保護優秀民間文化,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希望學生們的創意與設計師的構思交融碰撞,能夠迸發出非遺的新時代火花,實現傳統技藝的社會化、創新化、青年化、藝術化,促進非遺保護和創新傳承。”觀昀柳編藝術生活館創始人趙若禛對學生們的表現寄予厚望。
目前,通過終期會審的7項作品已在山西師范大學校園內展出,隨后將在市區部分綜合商廈展出,并在我市首屆柳編裝置藝術展上亮相。
記者 鄭紅衛 實習生 張芯源 霍藝卓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