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走!腳步慢了,要跟上!好,再來一遍……”日前,記者在途經堯都區枕頭鄉枕頭村時看到這樣一幕:一群婦女正在激情飛舞,周圍有很多村民在圍觀。經詢問才知道這是由該村村民自發組成的舞蹈隊。
因愛好相聚 組建舞蹈隊
“剛開始我覺得很別扭,有點放不開。后來和大伙兒一起跳,才慢慢地找到感覺。”村民蘇亞平對記者說,以前閑來沒事就是和鄰居聊天、打麻將,現在一有時間就練習動作,研究舞步。
對于農村人來說,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學會一套舞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一直在種地,對文藝方面一竅不通,雖然我學得慢,但不管學幾遍都要把它學會。”村民閆海燕對記者說,她每天回去會練很多遍,直到熟練為止,每當熟練地掌握一套動作,她都會感到非常高興。
隊里有“教練” 帶動舞蹈熱
這個舞蹈隊的教練叫張翠平,從外表看,她根本不像43歲的人。張翠平是一名小學教師,平時學校組織文藝活動她都會參加,是大家公認的才女。
“前段時間,幾位鄰居來到我家,希望我能和她們一起跳舞,我二話沒說便答應了。”張翠平回憶道,她剛加入舞蹈隊的時候,隊員們已經學習了4套舞蹈,因為有舞蹈功底,她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全部學會了。之后,張翠平便在電腦上搜索了很多舞蹈視頻,自己學會以后,便開始教隊友們。
快樂去學習 舞起好風氣
音樂響起,十幾位剛剛干完農活兒的婦女翩翩起舞,個個面帶微笑,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迎風飛舞。流暢、利落的動作,伴隨著《我從草原來》的音樂,她們似乎變成了專業的舞者,渾身散發著青春和活力。“我們舞蹈隊的隊員,年齡最小的30多歲,最大的60歲。雖然年齡懸殊大,身材不一,可是她們對舞蹈情有獨鐘。”在一旁觀看的村民李大哥說,我是陪妻子來的,由于路程太遠,我就每天騎摩托車送她過來。”
每天來跳舞 圖個好心情
每天晚上7時-9時,村里的婦女們就自發地聚集在張翠平家的小院里展示她們的舞姿。“我喜歡和她們呆在一起,之前都是在曬谷地或著誰家沒人去誰家,不久前我就把場地拉到自家院子里了,這樣每次跳舞也方便。”
當記者問及大家對幸福生活的理解時,她們均表示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就好。“不貪心,就是我的幸福生活,健康、快樂比什么都重要。”張翠平告訴記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也希望村民的精神面貌能夠煥然一新。”隨著音樂聲響起,她們迅速地融入到舞池中,記者從她們整齊的舞步里和微笑的臉龐上,讀懂了這份快樂。(記者 梁娟)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季節病頻發 勿濫用抗生素
下一篇: 培訓班人去樓空 我們的證誰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