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清晨,冬日里的晨霧還未完全消散,一支由40余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便來到位于市區鼓樓南大街的堯都區馨和敬老院。嘮家常、大掃除、文藝表演等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活動匯聚成一股股暖流,為寒冬里的敬老院增添了許多春意。
在這支由山西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學生會干事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里,有的已經儼然“資深志愿者”,更多的則是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暖和的敬老院內,志愿者們有的陪老人嘮家常、幫老人剪指甲,有的為老人整理房間、灑掃洗抹,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志愿者還把在學校實驗室制作的營養桃酥月餅送給老人品嘗。
“在敬老院里吃得好住得好,就是年齡大了活動項目少。打心眼兒里感激這幫孩子,天氣這么冷還跑來陪我們解悶,看見他們來了我這心里就暖和。”面對志愿者們的噓寒問暖,68歲的鄭金泉老人微笑著頻頻點頭,“好,都好,伙食好,暖氣也好,你們來了更好!”“我有兩個兒子,沒閨女,稀罕閨女。”61歲的李曉玲老人親切地拉著志愿者的手打開了話匣子,從她的家庭情況聊到因車禍致殘的腿,興致盎然。“兩個兒子都在忙事業,也沒太多時間陪我,我來敬老院就是圖個熱鬧。尤其這次來了這么多閨女,圍在我身邊,既熱心又體貼,喜歡的不得了!”李曉玲老人來敬老院已經整整4年,殘腿也已經安了假肢,飯后偶爾會在院內散散步,或者和其他老人一起聊天、看電視。
正午11點,冬日的暖陽照進敬老院內,陽光下的庭院里,端坐在橙色椅子上的老人們喜笑顏開,準備觀看志愿者們的文藝表演。快板、獨唱、合唱、即興表演……歡快的氣氛中,老人們也不甘只做聽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愛我中華》一支支紅歌此起彼伏,一時間敬老院里歡聲不斷,熱鬧非凡。
“老人們的年齡普遍偏高,照顧起來不能有絲毫疏忽。有時候睡到半夜聽到‘噗通’一聲響,我都能一個激靈從床上爬起來,出去挨個兒看一圈,就怕有老人摔倒或從床上滾下來。”10年前挑起院長這副擔子的劉林生并沒想到這份工作會干這么久,面對幾十位高齡老人的日常管護工作,年近花甲的劉林生索性把家人也動員到敬老院的日常工作中,隔三差五幫老人洗衣服、洗澡、剪指甲。
“每個人都會老,照顧這些老人的同時我也老了。敬老院里好吃好住不等于老人內心不孤獨,還是希望兒女們能抽出時間來多陪陪老人,也真心感謝這些志愿者時不時來敬老院獻愛心,敬老院里的笑聲明顯多了!”劉林生對記者說。
“每一次社會實踐都是一個學習機會,每一項志愿者活動也都是志愿者們感恩社會并回報社會的途徑。發起這次活動的目的更多的是想讓大家在付出中感受到個人價值,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體會到快樂。”工程學院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部長郭文麗說。(記者 段碧蓉 實習生 姚曉元)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省巾幗創業就業技能培訓項目臨汾市啟動儀式在吉縣舉行
下一篇: 孫言兵入選《問鼎中國新聞獎》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