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蘇亞兵) “如果你碰巧翻出一本1986年的舊日歷,那么撣撣灰塵就可以用啦,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歷日期極其相似。”近日,微博、朋友圈等網絡平臺上一則關于2014年可用1986年日歷的消息轉發火熱。
1月3日,記者根據網絡上流傳的信息,翻閱了1986年和2014年的萬年歷信息,發現不管是1986年還是2014年,從1月到12月,星期與日期都逐一相對,真的是一天也不差。但對比下也發現1986年1月1日是冬月廿一,2014年的1月1日為臘月初一;1986年的10月1日是農歷的八月廿八,2014年的10月1日為九月初八,相比較之下兩個年份的農歷信息相差了10天。在查詢中記者發現這種巧合并不少見,1997年、2003年的日歷也與2014年一致,只是1997年的農歷信息相比較2014年晚了9天,而2003年的農歷信息只比2014年的農歷信息晚了兩天。1986年、1997年、2003年與2014年的日歷相比較而言,2003年不但公歷信息完全一致,而且農歷信息只有兩天之差。
為什么2014年的日歷與1986年、1997年、2003年是一樣的呢?這其中有什么玄機?記者咨詢了堯鄉中學的數學老師朱仕強。“這里邊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規律。”朱老師告訴記者,平常看到的日歷有兩種公歷和農歷之分,網上有很多算法能算出來,其中一種就是陽歷的一年是365天(平年)和366天(閏年,年份能被4整除)。一年365天除以每周7天那么就是52周余1天,閏年366天除以7的余2天。那么得出的結論就是平年余1天,閏年余2天。
“根據年份余數的和能被7整除,那么就會產生重復的日歷。”朱老師舉例道,從2014年往回推算,2013年為平年余1天;2012年為閏年余2天;2011年為平年余1天;2010年為平年余1天;2009年為平年余1天;2008年為閏年余2天;2007年為平年余1天;2006年為平年余1天;2005年為平年余1天;2004年為閏年余2天;2003年為平年余1天。那么所有余數相加等于14,正好能被7整除,所以就產生了重復日歷,以此類推到1997年產生的余數和,也能被7整除。
根據以上算法,記者試著從2014年為起點推算下一個公歷信息重合的年份,2014年為平年余1天為起點,雖然到了2020年余數和能被7整除,但是2020年為閏年,除了1月份的日歷相同外,2020年的2月為29天,所以不可能與2014年的公歷相同。再逐一類推,記者發現根據這一推理公式,推算出2025年的公歷與2014年相同,根據經過對照日歷檢驗,確實如此。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志愿者送愛心不留名
下一篇: 臨汾市人民醫院快遞病歷 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