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軍華)近年來,霍州市教科局教研室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教師素質的提高為抓手,狠抓教育教學水平質量提升,積極探索以教研改革促教學水平提升的科學化路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被授予臨汾市先進教研室榮譽稱號。
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業務素質。該市教研室細化各項規章制度,制訂了教研工作管理的具體措施:將教研員分為五組,統一領導,任務到組,責任至區(校),分線管理,互相配合,明確責任,定期檢查;嚴格落實每個教研員做到三個一,即負責一個片區、包聯一所課改校、一所薄弱校;采取“311”工作模式,即每周三天下鄉調研,一天理論學習、歸納反思,一天處理日常事務;每位教研員必須承擔一項課題研究,必須每學期至少做一節公開示范課,舉辦一次教研專題講座。2013年,該市教研室1名教研員獲全國百佳語文教師稱號,5名教研員分別取得了山西省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稱號,1名教研員獲臨汾市名師稱號。
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出臺了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指導意見,成立了課改先行校聯合體,先后開展了5次課堂教學改革觀摩活動,邀請省內外教育專家作專題講座,與兄弟縣市名師同課異構,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引領作用。組織召開了“實驗東區、白龍礦區、實驗小學、煤電二中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圍繞小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評價進行研討與交流,使大家對課堂教學改革有了新的舉措。
狠抓教學研究,創新教研模式。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到絳縣橫水中學、臨汾賈得中學、柳林雙語學校、太谷三中等地參觀學習,邀請忻州一中名師、省內外專家來霍州指導工作,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教研工作形式;利用課改先行校每月一次的校際交流活動、每月一次的業務校長例會、重大的教學教研工作會為載體,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平臺,積極開展市級教研活動;把初中、小學分別劃分為6個區域,每月組織一次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區域教研,既解決了具體問題,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強化教師研訓,促進教師成長。把教師研訓、優課評選、新秀選拔、區域教研、送教下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一是針對小學英語和小學科學等薄弱學科,采取“集中培訓、示范引領、個別指導”的形式對教師進行業務指導,使小學教師隊伍素質得到了整體提升。二是選拔教學骨干開展“送教下鄉”活動。三是組織初三教師參加中考研討與預測會。四是組織全市中小學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一線校長、骨干教師共同探討與交流。五是組織“中小學教學新秀賽講活動”,評選中小學教學新秀,極大激發了中青年教師工作熱情。
深入基層調研,強化常規管理。重新制定了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量化評估細則,對基層學校進行千分制考核。通過查閱資料、推門聽課、課后檢測、作業抽查、問卷調查、現場打分、整體反饋等形式,幫助學校總結經驗,反思問題,規范管理,確保了全市中小學常規教學的規范、有序運行。一年來,共檢查各種教案1200余本,檢查各類作業8000余本,聽評課800節,抽測學生1200余人次。
強化質量監測,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強化教學質量監測,建立了“組織命題、安排檢測、組織閱卷、登分核算、評估分析、形成學科質量分析報告”的跟蹤和評估機制,形成了分析數據、解讀現象、發現問題、研究策略、解決問題的質量檢測體系。通過監測,可以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摸清薄弱學校、薄弱學科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去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不斷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把關工委工作放在心里 抓在手上 落到實處
下一篇: 侯馬市各校召開家長會筑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