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洪洞縣婦聯傾力扶持“婦”字號企業,發揮她們的幫聯作用,成立了婦女創業基地,設立婦女創業服務大廳,為婦女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職業培訓、項目推介、技術扶持和代辦營業執照等“一站式”服務,共組織婦女創業培訓150余人次,帶動600余名婦女創業就業,年產經濟效益300余萬元。張紅梅和她丈夫經營的甘亭鎮東孔村瑞豐家具創業基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過去做生意,有本錢,膽大就行,而現在做生意思想必須轉型,一是靠產品質量,二是靠售后服務。”面對記者的采訪,張紅梅毫不掩飾地道出了自己多年經商的訣竅。
張紅梅,1972年4月出生于洪洞縣淹底鄉上張村,1988年畢業于洪洞縣第五中學,1991年1月婚后與丈夫孔寶報共同打拼,開始木材加工行業,1993年3月轉型加工沙發兼營家具銷售行業,規模逐漸擴大。銷售范圍達汾河以東、洪古路以南,延伸古縣、安澤、浮山等區域,帶動當地經濟的同時,安排周邊鄉村部分婦女就業。
洪洞縣甘亭鎮東孔村是個典型的純農業村,1991年張紅梅與丈夫商量,從信用社貸款2000元起步,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當時村民們種玉米、小麥、高粱等農作物,即使風調雨順一年下來也不過收入2000元左右,生活總在“種麥種棒子,年年老樣子”中度過,相比來說,木材加工優勢更為明顯,因為丈夫農閑時偶爾也做些木材販運生意,便萌生了木材加工致富的念頭,為了掌握更多的先進的木材加工技術,張紅梅夫婦二人常年都奔波于附近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場所,不斷學習木材加工的先進技術,不斷更新頭腦中木材加工行的思維模式,力爭與快速發展中的木材加工市場接軌。
1993年,張紅梅一家人都轉型加工沙發兼營家具銷售行業,并以丈夫的名字將企業命名為“東孔寶寶沙發廠”。自此,丈夫在家負責收料加工,自己和丈夫的兩個妹妹負責搞推銷和售后,實現了產銷一條龍。
為了實現規模發展,帶領更多的婦女走上致富之路,2006年,在洪洞縣婦聯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張紅梅與丈夫創辦了“甘亭瑞豐家具家電超市”,主要面向城鄉大眾經營中低檔家具家電,雖微利經營,因質量過關和售后到位,回頭客戶逐年增多,一時供不應求。為了滿足市場需求,2008年對兩個妹妹進行了技術-管理-銷售培訓之后,又讓她們分別在309國道甘亭地段、108國道明姜高速口附近開設了分店,從多種渠道解決婦女就業100余人,自己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幫助部分農村婦女走上了富裕之路。
連續幾年的發展,甘亭鎮東孔村瑞豐家具家電超市因合法經營、管理到位、理念超前、服務熱情完善,講究誠信使企業規模和效益年年提升。近年來,被臨汾市家居行業協會評為誠信單位,被山西社民滿意度測評中心授予A級示范單位,被洪洞縣婦聯定為婦女創業基地。2014年3月洪洞縣委、縣政府授予甘亭瑞豐家具家電超市“巾幗創業就業先進集體”,2014年5月張紅梅被洪洞縣推薦出席山西省第十一次婦女代表大會。
一路坎坷,一路輝煌。20年發展下來張紅梅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她說:“如今黨和政府的政策好,才讓我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們不能忘本,對公益事業要不停地關注,是我們企業做人處世的一貫原則。”在農村做生意不同于城市,賒賬是在所難免的,有許多家庭是先拉家具,結婚后、或過年后、搬家后、或孩子上學后再付款等等,其例子舉不勝舉。多年來,張紅梅對村里的建校,油路,資助貧困大學生,以及抗震救災捐款等大小公益事業中,都有頻頻善舉,頗受社會好評。今年3月5日是雷鋒學習紀念日,張紅梅一大早就要去看望了今年70多歲的楊玉芳老人。楊玉芳老人10年前兒子遇車禍身亡,丈夫有患絕癥離開人世,留下孫子與老人相依為命,10余年來,楊玉芳和孫子的生活費全靠張紅梅資助。
2014年因“瑞豐家具家電超市”對品茗家具在全國眾多代理商中銷量為第一名,所以四川省品茗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啟明先生親臨企業,并授予其“品茗家具臨汾旗艦店”,同時,縣婦聯對該企業也舉行了“洪洞縣婦聯創業就業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授牌儀式上,李啟明董事長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品茗代理商企業家100余人祝賀。
艱苦創業路,綿薄姐妹情。最近,張紅梅首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講話精神結合該企業的實際,在縣婦聯及甘亭工業園區和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與兩個妹妹分布的區域攜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全縣范圍開展了“售后服務,情暖槐鄉”活動,具體做法有:一是對近三五年內售出的沙發、家具等物品,進行一次進村入戶售后免費服務,讓客戶感到實惠和熱情。二是對該企業方圓十里內老百姓家里的舊沙發、家具進行一次徹底普查和免費維修。三是張紅梅承諾這次活動中,即使不在該企業購買的沙發家具等物品,只要鄉親們需要也要盡最大努力去維修完善到位。洪洞縣婦聯主席宋秀榮對張紅梅這種接地氣的做法大加贊賞,同時,對該基地規模擴大和發展遠景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祝愿她們在未來的人生和事業中譜寫出更加和美的篇章。
本報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