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中畢業那年,馬月紅動員兒子參軍入伍。親戚們都勸她:如今當兵已經不吃香了,當上幾年兵,轉業回來很難就業,還不如考大學,將來工作也有保障。可馬月紅卻有自己的想法:當兵保國是每個青年人的義務,大處講,為國家做貢獻,小處講,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馬月紅將她的想法與提議告訴兒子后,兒子毅然選擇進入部隊、獻身國防。
新兵入伍,馬月紅擔心兒子適應不了艱苦的訓練,每周都會給孩子寫信,鼓勵兒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積極去面對、去克服,要經受住任何考驗,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部隊大熔爐的錘煉和馬月紅的幫助引導下,兒子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茁壯成長,在同年入伍新兵中表現突出,脫穎而出。兒子很爭氣,順利通過了新兵3個月的艱苦訓練,并憑著優秀的表現受到了部隊領導的表揚,順利完成了從地方青年向合格軍人的轉變。
兒子入伍后所取得的點滴成績都讓馬月紅欣慰,同時也堅定了她擁軍愛兵的信念。由于部隊特殊訓練,兒子在部隊服役的一年半期間都沒有回過一趟家,兒子寫信說:戰士們訓練很苦很累的時候,就特別地想家想媽媽。“想家想媽媽”這幾個字重重地砸在了馬月紅的心上,激起了她更濃厚的母愛。但她深知,作為一名軍人的母親,就意味著付出和犧牲。
馬月紅經常參加辦事處組織的計生工作培訓以及各項工作,還要贍養雙方年邁的老人,可這一切都沒有讓馬月紅感到辛苦和勞累,正是因為她有一個讓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軍人兒子。在辛勤付出和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地工作中,雖然生活比 較清苦,但是馬月紅一直很樂觀,從來不對兒子說一聲苦喊一聲累,即使生病住院,她也從來不告訴兒子實情。每次給兒子的信上,總是那么幾句:“家里一切都好,兒子你在部隊好好干,別惦記家……”為了不影響兒子工作,馬月紅跟兒子說:“你安心在部隊工作,家里一切都有我呢。家庭不能拖兒子的后腿,軍人的職責比天高!”她扮演好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角色——合格的兒媳、合格的妻子、合格的母親。
如今,馬月紅的兒子在部隊刻苦學習、努力訓練,戰友們對他也十分喜愛。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部隊的培養,更離不開馬月紅的諄諄教誨和全身心支持。正是因為她這份無私、偉大的母愛,兒子才能在部隊不斷地成長進步,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記者 段小婷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