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霍山腳下,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小學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走進霍州市陶唐峪鄉義旺小學,一股新鮮氣息撲面而來,只見新落成的教學樓、剛剛硬化的操場、生動活潑的兒童壁畫、寬敞明亮的教室、整齊有序的桌椅、閃著金光的獎牌……置身其中,真不相信這是一所農村小學。當地群眾說,義旺小學有今天這樣好的環境,多虧了向記玉校長?。?br /> 2002年春,在陶唐峪鄉黨委、茹村黨支部村委會及校長的再三邀請下,向記玉擔任了茹村小學副校長。當時茹村小學只有57名學生,他首先深入課堂,開始了新環境的工作和生活。他主動與校長座談溝通,找到了突破點,爭取每一個老師提出一個關于學校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歸納起來兩個字“質量”,有了質量缺什么,沒有質量要什么?向記玉要求老師們團結一致,提高教學質量,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平易近人的向記玉閑暇之余通過家訪,了解學生要什么?家長想什么?他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工作,構成了社會、家庭、學校齊心協力辦學的氛圍。一年后,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不斷增加。從最初的57名增加到180多名,建起了陶唐峪鄉第一所寄宿制學校,在此間他立下了汗馬功勞。2005年山西賽區奧數競賽,李斐斐同學是全鄉唯一獲得山西省賽區二等獎學生,每年統考的成績在全鄉名列前茅。質量高了、生源多了、名氣大了、茹村學校火了。
回顧過去,并非一帆風順,他經受了常人難以接受的往事。2005年,年過七旬的孤巢媽媽,身患重病,向記玉白天上課,晚上趕十里路回家照顧媽媽。十月的一天,為了給學生多上一節課,當向記玉回到家里時,看見媽媽一動不動躺在炕上,手里握著救心丸,還沒來得及打開瓶蓋,眼神里露出病危的絕望。這位孝順子迅速從媽媽手里取過救心丸,塞進了媽媽的嘴里,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媽媽。當老媽媽緩緩清醒后,安慰向記玉說:“我沒事,你放心。你當老師要好好干,不能耽誤孩子們上課。”這位慈祥善良、深明大理、教子有方的老媽媽,一句話觸動了向記玉的心。10月26日晚7點半,當向記玉趕回家時,看到的是家里四門大開,屋里漆黑一片,他急切地呼喚媽媽、媽媽,無人應答……這位慈祥善良的媽媽就這樣忍痛割愛地離開了人間。此刻留給人們的感覺是人民教師的心酸、無奈和這項事業的偉大!
2006年,茹村寄宿制學校火紅了陶唐峪鄉,向記玉家鄉——南程村黨支部再三請求鄉教委讓他回本村辦學,看著鄉親們期盼的眼神,向記玉義無反顧決定回本村辦學。面臨辦學條件的一無所有,沒有難倒向記玉,他大膽地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沒有校舍就在自己院里辦學,沒有桌凳自己修、沒有設備自己購。就這樣和學生同吃同住辦起了第二所寄宿制小學。雪后打開教室宿舍的通道是他,教室供暖的是他,晚上熄燈最遲的是他,早上亮燈最早的是他,畢業班帶主課的還是他。2007年四、五、六年級學生113名,成績居全鄉之首。六屆畢業生升小班率均達90%以上。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平凡的崗位,向記玉在這里閃爍著金色的亮點。
2011年秋,鄉領導根據全鄉寄宿制小學布局和工作需要,決定南程村學校合并到義旺寄宿制學校,向記玉又被調到了義旺小學來堅守陶唐峪的南大門,出任校長。憑著多年的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向記玉首先把私有的設備財產無償搬到義旺學校,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對教師隊伍作了適當調整。開學時,由原來十幾名學生猛增到183名。與此同時,向記玉在鄉政府、鄉教委領導下,合理布局、硬化操場、改造廁所、建鍋爐房、建水池、安大門、修防盜窗。3個半月時間廢寢忘食、夜以繼日、邊建設、邊上課。既抓工程,又抓安全,恪盡職守。學校建設結束后,校容校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向記玉星期天不回家,寒暑假留校住,執著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多年的辛苦,留給向記玉的是滿臉皺紋、一頭白發?!耙聨u寬終無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他的內心多么強大,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對教育的忠誠。
他走一處,紅一處。一年后的今天,義旺小學上下團結、齊心協力,安全和質量有了大幅提升,學生增加到230人,教職工21名。為提高教育的水平,向記玉親自到臨汾學院聘請教師,充實和優化教師隊伍,又到該市春蕾學校、趙家莊學校調研和交流。在學校里,他要求老師對因病誤課的學生補課,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別不同的輔導,定期實行四、五、六年級智力競賽,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智力開發,多種措施方法提高了質量。2012年六年級42名學生有38名學生高分進入小班。三、四、六年級在市、鄉期中統考中,成績均為全鄉榜首。2012年10月,臨汾市教育局驗收時,義旺學校是該市八所中小學達標之一,并得到好評。
2013年春開學時,由于義旺學校教室、宿舍的限制,不能滿足社會和家長的要求,很多求知學生不能進入這所學校。向記玉說:“爭第一難,保第一更難”。這又就是他的新課題,也是一個新的挑戰。一年半時間過去了,義旺學校變了樣,向記玉與師生們建立了良好關系,干得如魚得水。老師們看到了變化,感到了三尺講臺的張力,倍增信心、希望和力量。
向記玉走到哪里,就把人氣、活力吸引到哪里,他滿懷信心定能把義旺小學的名字叫得更響。義旺小學有希望!陶唐峪教育有希望!祖國的未來有希望!他就是一盞燈,燈亮著,山里孩子們的心就明亮……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