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出身于鄉寧縣雙鶴鄉蟬峪河村的齊文輝,是一個祖輩生活在農村的山里娃,憑借吃苦、不服輸的精神,闖出了廣告事業的一片天,因為熱愛、執著,走上了記錄家鄉美的攝影路,他用成績不斷“刷新”行業領跑新標準,他用影像生動“講述”最美家鄉的山河變遷,他用愛心不斷回饋社會,無愧于人大代表這個稱號。
今年37歲的齊文輝,從20多歲開始,就喜歡上了攝影,常年奔波在家鄉鄂邑的山山梁梁、溝溝卯卯,選準角度,用“快門”記錄下生養他的這方土地——鄉寧的歷史變遷、自然風光、民俗鄉情,迄今已有十多個年頭了。十年來,他累計拍攝各類照片數千幅,每年也都有多幅攝影作品在全國及省縣各類比賽中獲獎,被親切贊譽為“記錄最美鄉寧”的第一人。他依然不甘落后,刻苦學習,2012年在北京攝影函授山西分院學習攝影,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被評為“優秀學員”。同年10月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成為鄉寧縣第一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1999年夏天,二十出頭的齊文輝,不甘心命運的擺布,執意走出鄉寧雙鶴蟬峪河村那個生養他的偏僻小山村,在縣城一家廣告公司打工,出身農家的他,不怕吃苦,虛心向師傅學習電腦設計制作、墻體標語刷寫等各類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天資聰穎的他領悟能力特強,很快就成為廣告公司的骨干。后來,他不滿足現狀,硬是四處籌措資金,2001年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藝風廣告公司,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以質取勝”,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單生意,熱情真心對待每一個客戶,點滴求勝,一步一個腳印,硬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當年只有倆人的廣告工作室打造成該縣規模一流、經營一流、服務一流的標準化廣告公司,收獲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辦好自己公司的同時,兒時就萌發的攝影夢,也因為廣告制作設計,逐步在齊文輝的胸腔中蘇醒勃發。他想通過攝影,為家鄉做點什么、貢獻點什么。他果斷拿起相機,把鏡頭鎖定在了家鄉的這片土地,從城市建設的變遷到山村文化的傳承,從自然風光的四季美到傳統習俗的新變化,他都把“家鄉美”傾情裝進了自己的相機,用攝影作品記錄在案。作為擅長風光紀實類的攝影師,他常常為了捕捉一個好的鏡頭,起早貪黑,翻山越嶺。為了拍到一張心中最美的照片,反復尋找最佳攝影點,等候最佳天氣與光線。為了拍攝《萬家燈火除夕夜》這張反映鄉寧縣城除夕特有風情的照片,他連續三年除夕晚上,萬家團圓時刻放棄自己家庭的溫暖,在縣城的南北兩山取景拍照,孤獨忍受寒風刺骨,靜待凌晨鐘聲的敲響,終于拍到了自己滿意的照片,成為宣傳鄉寧風情民俗的代表性攝影作品。以此點點滴滴,他用辛勞汗水與心血,讓自己的攝影夢一步步成為現實,用自己的作品詮釋了對家鄉的愛、對夢想的不懈追尋。
近年來,齊文輝拍攝的百余幅攝影作品屢屢獲獎。其中《玉蘭花》《夏收揚場》等多幅作品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中入展。《家園喜事》獲第五屆全國農民攝影展銀獎。特別是《壺口》《小賣部的小女孩》《回家》入圍2016年第25屆奧地利特倫伯超級攝影巡回賽。《小西天星軌》在第67屆英國米德蘭國際攝影展中入展。在山西新聞網、黃河新聞網等網站刊發50余幅(張)各類題材的攝影作品。
事業與夢想都小有收獲的齊文輝,深深感恩著自己的家鄉,總是竭盡己能幫助身邊人。尤其是出身農村的他,深知貧困兒童上學的不易,他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先后為關王廟小學、雙鶴蟬峪河小學、譚評神底小學等捐贈辦公用品、學習用品,為家鄉的教育事業發展獻上了自己的點滴愛心,讓許多人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王娟)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