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記大寧縣太德鄉曹家莊村第一書記楊麗杰
臨汾新聞網訊 去年8月,臨汾市建筑勘察設計院設計一所年輕的副所長楊麗杰,擔任了大寧縣曹家莊村第一書記。自從來到這里,他就決心與干部群眾一起奮斗,改變山莊的貧困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一年多來,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心堅守工作崗位,兢兢業業謀劃扶貧事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信賴和擁護。今年“七一”前夕,他被縣委組織部評為“優秀第一書記”,并受到了縣扶貧督查工作組領導的高度贊揚。
傾聽民聲定規劃
曹家莊村位于大寧縣城北部,距縣城25公里的偏遠村委,下轄了6個自然村,全村486口人,有214人是貧困人口。
駐村以后,楊麗杰堅持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和村民交朋友,同群眾打成一片。通過入戶走訪,實地查看,召開各種座談會形式,傾聽民眾心聲,了解民情民意,對全村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入戶調查的時候,他和村干部一起,及時把黨的扶貧政策、信息傳達到農戶,建立了貧困戶的檔案信息,完成了村情調研報告,研究制定出全村今后扶貧工作計劃。在項目建設中,有的村民對補償有意見有分歧的,他就上門做工作,盡量消除群眾的矛盾和不滿。春節前夕,他和市院領導訪貧問寒,給貧困戶、老黨員送米送面,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
打好基礎謀發展
剛到曹家莊村的時候,一路上坑坑洼洼塵土飛揚,那時楊麗杰就感到行路難是這里百姓急需解決的一個難題。去年9月,他開始和縣上交通部門聯系有關修路事項,通過和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11月間,從山頭至劉間2.5公里道路拓寬改造項目終于開工。為了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從項目開始一直到今年7月初工程結束,工地現場總有他的身影出現。村民們看到寬闊平坦的油路建成后,可別提有多高興了。去年9月,李家嶺自然村30立方米的蓄水池項目也要開建,也需要他與各方協調,這期間可忙壞了楊麗杰,他是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穩。因為他心里知道,水利設施與道路建設一樣重要,都是村里的基礎工程,這個蓄水池建起后,可澆灌300畝果園和農田,那一頭都不可輕視。
今年4月,聽說李家嶺和劉間村的引水設施壞了,楊麗杰和村委領導又急壞了,趕緊與水利部門協調,把兩個村的柴油機、水泵等設施全換成了新的。村民們激動地說:“咱村干部就是群眾的及時雨啊!”
服務百姓拓富路
為了及時把村里的農副產品推銷出去,楊麗杰可謂想盡了辦法。去年9月,他自購了小米100公斤、蘋果8箱,抽空在臨汾做市場推廣,利用微信平臺為村里群眾銷售了1000公斤小米。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村民積極發展蘋果、小米等當地特色產品,以壯大村里的主導產業。為了解決村里的互聯互通,去年10月間,他多次跑縣里移動、聯通公司,聯系解決光纖入村事項。今年9月初,為了搞好村里的金融扶貧工作,他不顧自己中風頭痛還在喝中藥的病身子,堅持進村入戶,幫助貧困戶建檔填表,及時申報家庭金融扶貧項目。他的舉動,不少人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村民們親切地稱他為“村民的貼心人”“干部的好幫手”。(曹金庭 侯耀強)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