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30來歲,說話細聲細氣,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可在婦產科,這弱不禁風的小醫師可是產婦的主心骨。
一
今年3月份,一位孕周有34周的準媽媽入住三院婦產科,還沒到預產期,孕婦卻因為妊娠合并高血壓病,出現雙下肢水腫,尿中有蛋白等癥狀。作為這位孕婦的管床醫生,許婷在孕婦住院期間,無微不至地關懷著她,給她降壓、解痙、保胎、對癥治療。經過這一系列地治療,孕婦的情況穩定了下來。
就在這時,患者的家屬卻提出來,要求轉往上級醫院。許婷心里盡管有一百個不樂意,因為經過幾天的朝夕相處,她已經對患者的身體情況了如指掌,可以在第一時間采取最正確的治療措施。但還是尊重家屬意見,請示科主任后給孕婦辦理了出院手續,并囑其及時就診,按時服藥。
孕婦出院后,許婷在心里牽掛著她的病情,怕孕婦出現意外。誰也沒有想到,僅僅過了兩天,這位孕婦又回來了,當孕婦在病房里看到許婷進來的時候,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樣拉住她的手不放。孕婦的家屬說:“你們這兒的醫生、護士,態度好、人好,技術過硬,我們信得過你們,所以還是決定在你們醫院治療、生孩子。”許婷說,聽了這一席話,我們的醫生、護士心里都美著呢。患者因為信任而選擇你,這一刻許婷倍感幸福。
二
許婷又講了一個樂不可支的“管子”的故事。
前幾天,又是許婷值班。查房從病房回來的時候,看見一位黑瘦的男人坐在醫生辦公室的長椅上,旁邊坐著一位上了年紀的孕婦。許婷覺得似曾相識,“來了!”于是就這樣笑著和他們打招呼。男的站起來說:“你好,大夫,我們又來了,我們又快有自己的娃了。”哦,許婷想起來了,這是去年做了輸卵管吻合手術的浮山縣的一對夫婦。
去年7月,這兩口子風塵仆仆地來到三院婦產科,一開口就把大家逗樂了:“大夫,我們想再生個娃,想把‘管子’接上。”“為什么呀?”,接診的醫生禁不住問了一句。
作為中年人的兩口子,臉上刻滿了辛酸與無奈,慢慢地講述了他們的故事,原本他們是有1兒1女的,四口人雖不富裕但幸福的生活著。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兒子和女兒吃了不知名的食物,中毒了,經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做父母的心都碎了,孩子再也回不來了,當年生完二胎就做了輸卵管結扎手術的,怎么辦?縣里給他們做了特批,準許其接通輸卵管,再生育一個孩子,希望全在這次手術上了。婦產科靳主任當下決定,讓病人住下,擇日手術。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手術很成功,兩口子千恩萬謝地回去了,也帶走了全體醫護人員的牽掛。“管子”是接通了,可他們的年齡這么大,會不會還能有自己的小寶寶呢?今天,兩口子是專程來給醫護人員報喜來了,他們終于懷上了自己的小寶寶。
三
許婷最后講的這件事是兩年前發生的,只不過,這次她捐了點錢。
兩年前的一個秋天,一名患者身患多發性子宮肌瘤,失血性貧血入住三院婦產科,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補血并切除子宮。這位患者是孩子陪著來的,沒有見到她的丈夫。但這位患者的要求卻很奇怪,她說:“大夫,你們給我稍微治治就行了,我死不了就可以了。”婦產科的人覺得很奇怪:“治病就往好的治,徹底的治,你這是什么意思?”這位患者哭著說:“我的丈夫得了腎衰,每星期都要去做透析,我的孩子還小,還要上學,這里里外外都需要錢,我要是住院花一大筆錢,我的丈夫沒錢透析,可不就要了他的命了,他要是沒了,我們一家子不就散了么………”患者的一席話,說得大家眼眶都濕濕的,科主任帶頭給這位患者捐了款,其余大夫、護士都獻上了自己的一片愛心,許婷咬了咬牙,把自己準備用來買一套名牌風衣的錢全捐了。周圍病房的病人及家屬被感動了,也主動地給這位患者捐了款,患者原本是不要的,按不住大家的好意,只得收了,嘴里不停地念著謝謝,還是好人多呀。
這位患者在大家的幫助下順利地做了手術,痊愈出院了,臨走說這輩子都忘不了這些好人,就從來沒見過醫生給病人錢的。
許婷說,盡管那件漂亮的風衣沒穿上,可自己心里的幸福指數在那一刻卻是蠻高的。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