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一直都是老百姓關心的話題,如今,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家政服務員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近日,經家政服務員黃俊芳本人以及她的雇主同意,記者跟隨她體驗了家政服務員的工作,并從她們的視角,感受她們的辛酸與快樂。
當天早晨,記者陪同黃俊芳去菜市場買菜,隨后來到了位于福利巷的雇主家。一進門她就忙著為雇主家人準備早餐,吃完早飯,當雇主劉女士出門后,黃俊芳便開始麻利地收拾起來,掃地、洗碗、擦窗、澆花,這些繁瑣的家務在她有條不紊地節奏中逐漸完成,干活的同時,她向記者娓娓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36歲的黃俊芳是堯都區金殿鎮壇地村的一位普通農民,她曾在金殿鎮賣過服裝,在飯店當過服務員,在西餐廳做過廚師。然而,家政服務員這份她曾經想都沒有想過的職業,如今一干就是6年。
“那時候,我在鎮上開了一個服裝店,但是這個工作要早出晚歸,掙不了幾個錢,也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干脆就不干了。可是,我又是個閑不住的人,孩子住校以后,我就尋思著再干點什么,這時候同村的一個朋友就幫我介紹了家庭服務員這份工作。剛開始,我自己心里也犯嘀咕,覺得這個工作不怎么體面。可后來,我尋思著咱是憑自己的雙手掙口飯吃,又不偷不搶的,并且我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吃苦,我一定會干好這份工作。”
“當然,做家政工作也不是事事如意。記得有一年,我在蒲縣的一戶人家做家政服務員,當時雙方約定好每月放假3天,由于家里沒有什么大事就一直沒有回去,我一連干了兩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本以為月底我可以順利的請假兩天,回家看看,但雇主的一個動作讓我至今難忘。”說著,黃俊芳抹了一把眼淚,“這個月底我想回家看看,能不能把這兩個月的工資結一下。”“你的工資是我婆婆負責的,我不管。”聽到這個年輕的雇主這樣說話,黃俊芳當時并沒有生氣,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不一會兒的工夫,雇主拿著她的工資摔到了茶幾上,“你不是要工資嘛,這是你的工資。”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讓她難過了很久。“我當時覺得自己很委屈,在家都沒受過這樣的氣,當時就氣得直哭……這是我應得的,為什么要摔給我呢?”說到這里,黃俊芳眼中噙滿淚水。
“這樣的委屈不止一次,但是我覺得人要將心比心,我便和她好好溝通了一番。那一次談話后,她就把我當成自家的姐姐看待。”由于黃俊芳的通情達理,為自己贏得了信譽,雇主又與她續了約,這一次她因寬容而獲得了收獲。
“通過這次經歷,我覺得很多雇主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顧慮,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可以理解。”黃俊芳感慨道:“雖然家政服務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但是沒有具體的規定就不是長久之計,為了能讓雇主更加放心,我目前已經加入到了一家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并且公司還為我們辦理了‘健康證’、‘家政職業責任險’,有了這樣的保證,我相信每一位員工都會更加自信,雇主也會更加放心。”
黃俊芳說,每在一位雇主家干過一段時間,就會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你還別說,有時候我還真舍不得走!雖然最終都分開了,但我和一些雇主還經常保持著聯系,就像朋友一樣,有時候接到雇主們給我打來的電話,真的特別感動。”黃俊芳用自己的細心、耐心和誠心給每一位雇主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也將自己的愛心傳遞給更多的雇主。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名家政服務員是辛苦,但在這辛苦之中,感受到的是一種踏實的幸福和甘甜。(記者 許麗)
【責任編輯: 李甲】